身体反复便秘腹泻且消化异常,疲倦浮肿咋回事
身体不适.一直有便秘症状,知道有便便但是拉不出来,隔了两天拉出来了但是伴随腹泻,然后又是两天拉不出来,如此循环往复.饭量少,吃了一点就饱而且涨,有想吐的感觉,但是过了一会又饿了,经常有饿的感觉,虽然吃得很少但是还是浮肿,胖.总是觉得疲倦乏力,怎么睡都觉得睡不够.舌头中部到舌根上很白,前部红.以前生过湿疹(和脾胃有关的病),脾胃不知有什么问题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这种情况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内分泌失调、肠道菌群失衡、代谢异常等有关。 1.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蠕动不规律,时而缓慢导致便秘,时而加快引起腹泻。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影响胃肠功能。 2.脾胃虚弱:脾胃运化无力,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易饱易饿等症状。 3.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影响代谢和胃肠功能,导致浮肿、疲倦等。 4.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引发消化问题。 5.代谢异常:身体的代谢过程出现问题,水分和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引起浮肿和异常的饥饿感。 出现这些症状应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肠镜、激素水平检测、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1-15 13: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药: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以仁理气健脾化湿.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你最好到当地中医院就诊,祝早日康复!
2015-12-16 18: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指的是受纳运化功能减退的病理。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你妈妈可能就是脾气虚。脾胃虚弱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2015-12-16 15: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脾胃虚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乱用药,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对于脾胃气虚者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上述成药都比较容易买到。祝健康
2015-12-16 01: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没分类,可以这样来治疗脾胃虚弱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2015-12-15 20: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