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中医认为,湿热型、脾虚湿阻型和寒湿型体质各有其特点,病症表现不同。湿热型常表现为口干口苦、皮肤油腻等;脾虚湿阻型多有腹胀、食欲不振等;寒湿型则易出现畏寒怕冷、四肢沉重等。可通过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 1. 湿热型: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油腻、易生痤疮、口苦口臭、大便黏腻不畅等。舌象多为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2. 脾虚湿阻型:主要有肢体困倦、腹胀、大便溏稀、食欲不佳等。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3. 寒湿型:往往感到畏寒肢冷、关节疼痛、胃脘冷痛、腹泻等。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4. 辨别方法:观察舌苔,湿热型舌苔黄腻,脾虚湿阻型舌苔白腻,寒湿型舌苔白厚腻。脉象方面,湿热型滑数,脾虚湿阻型濡缓,寒湿型沉迟。还可结合日常症状、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综合判断。 5. 调理建议:湿热型可服用龙胆泻肝丸、二妙丸等;脾虚湿阻型可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等;寒湿型可选用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丸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总之,要准确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调理。
2025-01-16 03:4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首先这三型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湿气湿邪侵犯机体常可出现胸闷脘痞、眩晕耳鸣、秀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此外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其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留滞体内常先困脾气使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湿热型是在上述情况上出现热象比如口干、烧心、关节红肿等脾虚型是在上述情况上出现恶心、反胃、体倦乏力、肢体重着、大便或溏或干等寒湿型是在上述情况上出现寒象比如畏寒肢冷、胃部冷痛等总之这几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2015-12-16 22:3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湿热型、脾虚湿阻型和寒湿型,都和脾虚有关系,因为脾虚导致湿邪留在体内,如果体质偏阳虚,体内有寒,寒与湿邪结合,就表现寒湿型,湿邪在体内时间久了也会化热,成为湿热。1.湿邪的表现是,身体沉重、肢体水肿、食欲差、消化不好,大便稀塘。2.寒湿型就是除了湿邪的症状外,还有怕冷,舌苔白腻。3.湿热型就是除了湿邪的症状外,还有热的症状,厌食油腻,出汗多,汗粘发黄,舌苔黄腻。4.建议你将自己的表现说出来,医生帮你看看,有时候要综合考虑的。
2015-12-16 16: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在中医体质学说中,关于湿的体质分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你所说的寒湿并是不是体质学的说法,而是一种证。湿热体质表现为:湿热体质为体内环境不洁,象夏季的桑拿天,又湿又热,表现为一个“浊”字。主要表现为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小便黄、味道大,大便很臭,外阴异味较大,白带色黄,口苦,烦躁易怒,等等。痰湿体质表现为:怠惰沉重,容易发胖 痰湿体质是体内水太多了或者津液代谢不畅通,导致不是这里泛滥就是那里堵塞。形成痰湿体质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水液代谢的枢纽——脾脏,出现了长期相对不足,就会呈现出所谓的痰湿体质。腰痛、脂肪瘤、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带下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疾病有一部分就属于中医的痰湿作祟。另外,痰湿体质很容易发胖、白带多、下肢经常肿胀等。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体质,有两个办法:1、去网上的一些中医体质检测的网站做一些问答题,就可以知道。2、找个当地比较好的中医,让他给诊断一下。
2015-12-16 15:4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湿热型、脾虚湿阻型和寒湿型都和脾虚有关系因为脾虚导致湿邪留在体内如果体质偏阳虚体内有寒寒与湿邪结合就表现寒湿型湿邪在体内时间久了也会化热成为湿热1.湿邪的表现是身体沉重、肢体水肿、食欲差、消化不好大便稀塘2.寒湿型就是除了湿邪的症状外还有怕冷舌苔白腻3.湿热型就是除了湿邪的症状外还有热的症状厌食油腻出汗多汗粘发黄舌苔黄腻4.建议你将自己的表现说出来医生你看看有时候要综合考虑的
2015-12-16 14: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