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和熟地的区别、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生地和熟地有什么区别,因为我看它们的样子都差不多的,很难分辨出来.它们有什么作用的?我听说它们比喝凉茶还要好,是不是真的?它们除了可以跟排骨一起褒汤以外还可以怎样煮啊?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生地和熟地在来源、外观、性味、功效和适用病症上存在区别。其作用广泛,食用方法多样。 1.来源:生地即生地黄,熟地即熟地黄,熟地由生地加工炮制而成。 2.外观:生地多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形,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熟地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3.性味:生地性寒,味甘、苦;熟地性微温,味甘。 4.功效: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熟地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5.适用病症:生地常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等;熟地多用于血虚萎黄、肝肾阴虚等。 6.食用方法:除与排骨煲汤外,还可煮粥,如与粳米煮粥;或与其他药材一同泡茶,如与枸杞、菊花等。 总之,生地和熟地虽有相似之处,但区别明显,使用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2025-01-16 17: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生地黄又名干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如清营汤;用于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如四生丸、犀角地黄汤;用于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如益胃汤、玉泉散;此外,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如增液汤。常用剂量为10g~30g。生地黄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熟地黄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使地黄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而成。性味甘、微温,具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为补血之要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证,如补血调经的基本方剂四物汤;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如六味地黄丸。此外,熟地黄还对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等一切精血亏虚之证有效。常用剂量为10g~30g。由于熟地黄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功能,故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本品宜与健脾胃药陈皮、砂仁等同用
2015-12-16 23:1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熟地是生地的加工品,比生地要软粘。生地滋阴凉血,熟地补益精髓。他们可以和许多食物一起搭配用。但尽量不要当茶饮。
2015-12-16 06:5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