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血液病科 > 血小板低中...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血小板低中医治疗何处效果佳?

血小板功能异常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目前一般情况:血小板检查为2-5万病史:18岁发病请问,中医治疗哪里的效果最好?有没有秘方?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有一定的优势。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医生经验、治疗方案、个体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合理性等。 1. 医生经验: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能更准确地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的合理组合。 3. 个体体质:不同体质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不同,影响治疗效果。 4. 病情严重程度:轻度患者可能恢复较快,重度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治疗。 5. 用药合理性:合理的中药配伍和用药剂量能提高疗效。 总之,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论。患者应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2025-01-16 16:42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问题。以下均为转述,只作参考,不宜于临床治疗!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85%病例的血清和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脾脏无明显肿大。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相近。慢性型较常见,以女性青年为多。急性型临床出血重。但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常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或痊愈。少数病人可迁延半年左右,亦有发展为慢性者。慢性型出血症状一般较轻,但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经治疗后病人可或痊愈或缓解,缓解时间长短不一,可数月或数年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有短暂的血小板减少。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引起ITP不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有免疫机制参与;因为常在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且患者血清中大多数存在血小板表面包被抗体(PAIgG)增加,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所破坏。急性型比慢性型抗体量更高,血小板破坏更多。有的病人同时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患者均半数母亲患有同样疾病;这些现象都支持ITP是免疫性疾病。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临床表现?本病以皮肤粘膜下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胃肠和泌尿道出血可见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2.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为6个月以上。起病缓。出血症状轻,一般仅见皮肤瘀点或瘀斑反复发作性出现,或常见鼻衄、齿龈出血、结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倾向。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头昏、失眠及脾肿大等。3)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史、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A),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一般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红、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2.急性白血病:ITP特别需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即可确诊。3.过敏性紫癜:为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少,一般易于鉴别。4.红斑性狼疮: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LEC)可助鉴别。5.Wisktt-Aldrich综合征:除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属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婴发病,多于1岁内死亡。6.Evans综合征: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病情多严重,多数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有效。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栓塞小动脉,以前认为是血小板栓塞,后经荧光抗体检查证实为纤维蛋白栓塞。这种血管损害可发生在各个器官。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溶血较急者可发热,并有腹痛、恶心、腹泻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症状。网织红细胞增加,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血清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般阴性。可显示肾功能不良,如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预后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组合缓合作用。8.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各种脾肿大疾病、骨髓受侵犯疾病、化学和药物过敏和中毒(药物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功能,或与血浆成分合并,形成抗原复合物,继而产生抗体,再由抗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破坏血小板。过敏反应开始时可见寒战、发热、头痛及呕吐等)、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应仔细检查,找出病因,以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4)如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一般疗法: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div>2014-12-0420:28:57向我提问

    2015-12-17 06:59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问题。以下均为转述,只作参考,不宜于临床治疗!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85%病例的血清和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脾脏无明显肿大。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根据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病程,ITP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多见于儿童,男女发病率相近。慢性型较常见,以女性青年为多。急性型临床出血重。但往往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常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或痊愈。少数病人可迁延半年左右,亦有发展为慢性者。慢性型出血症状一般较轻,但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经治疗后病人可或痊愈或缓解,缓解时间长短不一,可数月或数年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什么?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恢复期,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可有短暂的血小板减少。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引起ITP不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有免疫机制参与;因为常在病毒感染后2~3周发病,且患者血清中大多数存在血小板表面包被抗体(PAIgG)增加,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所破坏。急性型比慢性型抗体量更高,血小板破坏更多。有的病人同时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患者均半数母亲患有同样疾病;这些现象都支持ITP是免疫性疾病。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临床表现?本病以皮肤粘膜下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1.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胃肠和泌尿道出血可见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2.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为6个月以上。起病缓。出血症状轻,一般仅见皮肤瘀点或瘀斑反复发作性出现,或常见鼻衄、齿龈出血、结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倾向。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头昏、失眠及脾肿大等。3)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病史、皮肤黏膜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PAIgG、M、A),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常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三大症状,肝、脾、淋巴结不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有贫血者相似,但一般贫血较重,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红、粒系统生血功能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2.急性白血病:ITP特别需与白细胞不增高的白血病鉴别,通过血涂片中可见各期幼稚白细胞及骨髓检查即可确诊。3.过敏性紫癜:为对称性出血斑丘疹,以下肢为多见,血小板不少,一般易于鉴别。4.红斑性狼疮:早期可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怀疑时应检查抗核抗体及狼疮细胞(LEC)可助鉴别。5.Wisktt-Aldrich综合征:除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合并全身广泛湿疹并易于感染,血小板粘附性减低,对ADP、肾上腺素及胶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属隐性遗传性疾病,男婴发病,多于1岁内死亡。6.Evans综合征:特点是同时发生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病情多严重,多数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有效。7.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改变为嗜酸性栓塞小动脉,以前认为是血小板栓塞,后经荧光抗体检查证实为纤维蛋白栓塞。这种血管损害可发生在各个器官。临床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溶血较急者可发热,并有腹痛、恶心、腹泻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及其他神经系症状。网织红细胞增加,周围血象中出现有核红细胞。血清抗人球蛋白试验一般阴性。可显示肾功能不良,如血尿、蛋白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预后严重,肾上腺皮质激素仅有暂时组合缓合作用。8.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细菌感染和病毒血症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各种脾肿大疾病、骨髓受侵犯疾病、化学和药物过敏和中毒(药物可直接破坏血小板或抑制其功能,或与血浆成分合并,形成抗原复合物,继而产生抗体,再由抗原抗体发生过敏反应,破坏血小板。过敏反应开始时可见寒战、发热、头痛及呕吐等)、溶血性贫血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应仔细检查,找出病因,以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4)如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一般疗法:急性病例主要于发病1--2周内出血较重,因此发

    2015-12-17 04:15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是指血小板结构或代谢异常引起其功能缺陷所致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正常的止血功能和防止外伤后的血液丢失。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以及凝血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血小板还有参与炎症、免疫及支持内皮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有些疾病中,患者血小板数量不少,但不能执行正常功能;这些血小板不能阻止出血。 查看全文»

牙龈出血 出血
推荐医生 更多»
  • 李军民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血液免疫疾病,血小板 详情»

  • 宋祚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治疗温热病(发热、咳喘、扁桃体炎)血液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 详情»

  • 钟璐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擅长: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具有较为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在复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协美达

疗效:<p>(1)镇痛,解热</p...

巴米尔

疗效: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专家咨询 更多>
马进

马进 / 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病变、各型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手术及激光治疗。

预约挂号
周岱翰

周岱翰 / 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肺癌、肠癌、乳腺癌等晚期癌瘤。

预约挂号
林丽珠

林丽珠 / 主任医师

擅长:肺癌、肝癌、大肠癌,以及胃、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和妇科良、恶性肿瘤等。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
推荐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