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贲门失弛缓症和慢性萎缩胃窦炎是较为复杂的疾病,涉及多种致病因素和治疗方法,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1.病因:贲门失弛缓症可能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有关;慢性萎缩胃窦炎常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长期不良饮食等引起。 2.症状: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慢性萎缩胃窦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等。 3.诊断:通过胃镜、食管测压等检查确诊。 4.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采取药物治疗,如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等,也可行内镜下治疗;慢性萎缩胃窦炎一般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 5.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 总之,对于贲门失弛缓症和慢性萎缩胃窦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16 16: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考虑到病人的年龄问题这个手术是不适宜的,这个可以去当地大型医院是否可以介入技术治疗,也就是你说的微创
2015-12-17 00: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由于食道下端肌层的运动障碍引起此处的食道壁无法松弛,造成食物通过障碍,胸部食道扩张呈S状,这种情况称为贲门失弛缓症。以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目前多认为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变性乃至消失,使得食管下段有特殊改变,即缺少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不全。临床上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液体和固体食物的吞咽困难,餐后反食,夜间呛咳以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本病为一种少见病,发病率约0.6/10万,多见于20—50岁的中青年患者,男女几乎相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