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胆结石、胆囊炎伴胆汁淤积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感染、胆汁代谢异常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 1. 病因: 饮食不当:长期高油高脂饮食,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易形成结石。 细菌感染:胆道感染可引发炎症,影响胆汁排泄。 胆汁代谢异常:胆固醇、胆红素等代谢失衡,促使结石形成。 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使胆汁淤积,增加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2. 症状表现: 恶心呕吐:胆汁排泄不畅,刺激胃肠道。 右上腹疼痛:炎症刺激胆囊及周围组织。 发热:炎症反应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黄疸:胆汁淤积严重时,胆红素入血。 3.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消炎利胆片缓解炎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抗感染。但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胆囊炎伴胆汁淤积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规律作息,预防疾病发作。
2025-01-17 04:0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解剖生理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虽然,胆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经过几千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其真正导致结石的原因尚未很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探讨,发现胆结石以及其它胆道结石在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疾病预防以及治疗预后也不尽相同.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20——25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还有一个特点:“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是男性的2到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等,多孕多产的妇女更容易患胆结石. 事实上,胆结石与肝功能及胆汁的新陈代谢有关,由于肝机能异常亦会使得胆汁成分有所改变;因此,在临床上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胆结石罹患率.反之,其它胆道结石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胆管本身发生先天性狭窄,或者胆道受到肠管中潜进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而使得胆道内皮细胞损伤,再加上胆汁成分变异而形成结石. 再者,胆结石成分还是以胆汁为主﹝其余包括胆固醇,胆色素,甚至钙离子﹞,而在正常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下,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胆结石,但假若个体本身饮食不当或胆道发生病菌感染,再加上排泄通路阻塞,则会使得其中过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因此,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甚至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免使得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假若个体摄取过多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此外,个体罹患习惯性便秘亦较易使得肠内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沿着胆道上行而使得胆道发生细菌感染,如此容易生成结石;再者,根据流行病学的探讨,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亦较易得色素性结石.
2015-12-17 12:5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您所描述的患有胆结石,胆囊炎,这些疾病从而会导致胆汁淤积的,建议您最好选择当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如果结石过大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2015-12-17 11: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的典型表现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强烈绞痛,阵发性加重,常伴有右肩背部痛,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等,严重时还有全身黄疸.检查时右上腹部有压痛,常可以摸到肿大的胆囊.查血常规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升高,行胆囊超声检查常会发现胆囊增大,壁增厚,胆囊内结石.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有三点:1.胆囊结石或蛔虫阻塞胆囊管2.致病细菌侵入3.化学刺激等.这些因素引起胆囊管梗阻,胆囊内压升高,胆囊粘膜层充血水肿渗出增多,此时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进一步胆囊全层炎症,产生脓液,便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如果不及时治疗胆囊壁可能会坏死穿孔,胆汁流入腹腔,导致胆汁性腹膜炎. 病情较轻的急性胆囊炎主要进行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输液,抗生素等等.病情危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时则宜手术治疗.一般的手术方法是直接切除胆囊,但病情危重,患者体质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时也可暂时不切除胆囊,而行胆囊造口术,防止胆囊坏死穿孔,待到患者情况好转后再次手术切除胆囊. 胆囊切除后由于散失了胆汁储备功能,一次进食较多油腻性食物将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因此患者应注意规律清淡饮食,同时也应注意定期复查. 补充: 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包括:1.结石在胆囊管嵌顿引起梗阻,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3.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引起急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国人的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高龄化,城市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故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成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发病率更高,肥胖女性发病率高,据统计女:男为2:1.本病急性症状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胆囊炎.目前本病外科治疗治愈率高.病情轻的单纯性胆囊炎可选用药物治疗;对于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应及时手术治疗,避免并发症发生.[编辑本段]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原因包括: 1,结石在胆囊管嵌顿:引起梗阻,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 2,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等,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 3,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引起急性炎症[1].[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向右肩胛下区放射,伴有恶心,呕吐.2.发冷,发热,纳差,腹胀.3.10%病人可有轻度黄疸.4.过去曾有类似病史,脂餐饮食易诱发.胆囊结石引起者,夜间发病为一特点.5.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莫菲(Murphy)征阳性.30%-50%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有压痛.[编辑本段]诊断依据 1.白细胞总数>10×10的9次方/L核左移.2.腹部X线摄片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3.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壁厚>3.5mm,内有强光团伴声影.4.静脉胆道造影胆囊不显影.5.CT或MR显示胆囊结石. 诊断要点 (一)在病史中常有因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史,和过去有经常反复发作史. (二)腹痛:位于右上腹,突然发作,为剧烈绞痛,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 (三)右上腹部胆囊区有程度不同的压痛,叩击痛和肌紧张.有时可扪到肿大的胆囊.可伴有轻度黄疸. (四)白细胞计数常增高,中性白细胞也增高.如总数超过每立方毫米20000时,应考虑总胆管内感染严重或有积脓,甚至胆囊有坏死或穿孔的可能. (五)若同时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应考虑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必须早期认识,争取及早手术治疗,因为它可能引起危重的中毒性休克.总胆管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白陶土色.[编辑本段]治疗原则 1.低脂饮食或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2.抗感染.3.解痉止痛.4.利胆.5.病情危重者可酌情应用激素.6.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有:药物治疗无效,症状加重者;有寒战,高热,白细胞20×10的9次方/L以上,胆囊肿大,明显压痛者;胆囊坏疽穿孔或有腹膜炎者;老年病人,症状重,可能发生穿孔者.手术方法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编辑本段]用药原则 1.症状轻者口服33%硫酸镁,颠茄合剂,联合应用抗生素,2.症状严重者,加静滴灭滴灵或头孢类抗生素如菌必治西力欣等加强支持疗法.3.禁食,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以“A”项检查为主,“A”项查后不能确诊或疑有其他并发病时加选“B”项检查.
2015-12-17 06: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胆结石有很多非常明显的症状而且是可以治愈的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解剖生理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则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虽然,胆结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经过几千年的临床观察及研究,其真正导致结石的原因尚未很明确,但根据流行病学探讨,发现胆结石以及其它胆道结石在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疾病预防以及治疗预后也不尽相同.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在20——25年龄段发病率高,胆结石还有一个特点:“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是男性的2到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等,多孕多产的妇女更容易患胆结石. 事实上,胆结石与肝功能及胆汁的新陈代谢有关,由于肝机能异常亦会使得胆汁成分有所改变;因此,在临床上慢性肝炎﹝尤其肝硬化﹞患者,有较高的胆结石罹患率.反之,其它胆道结石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胆管本身发生先天性狭窄,或者胆道受到肠管中潜进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而使得胆道内皮细胞损伤,再加上胆汁成分变异而形成结石. 再者,胆结石成分还是以胆汁为主﹝其余包括胆固醇,胆色素,甚至钙离子﹞,而在正常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下,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胆结石,但假若个体本身饮食不当或胆道发生病菌感染,再加上排泄通路阻塞,则会使得其中过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因此,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甚至高胆固醇类﹞食物,以免使得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假若个体摄取过多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此外,个体罹患习惯性便秘亦较易使得肠内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沿着胆道上行而使得胆道发生细菌感染,如此容易生成结石;再者,根据流行病学的探讨,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亦较易得色素性结石.
2015-12-17 03:1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