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炎
您好!李医生,我家宝宝25天的时候,前囟门彭隆,到儿童医院做腰穿后白细胞为32,说为化脓性脑膜炎,经过治疗,后来降到了13,做第四次腰穿的时候又升到了21,说是要加新的抗生素,很担心抗生素打多了对宝宝会有影响吗?差不多打了20多天了,还有腰穿已经做了5次了,可能还要做,做多了对宝宝有影响吗?还有宝宝做过磁共振显示脑角室增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化脓性脑炎如果不治好,以后会有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孩子现在有化脓性脑炎,使用抗生素是为了及时控制感染、消除感染,这种情况下,对于大脑恢复能正常来说,抗生素的副作用可以忽略。总不能因为怕抗生素的副作用而不治疗脑炎吧?等孩子病情稳定后,需要及早开展康复训练和治疗,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恢复。人的大脑在头一年发育最快,以头六个月为快中之快,可塑性最强,千万别错过了这最佳的干预时间段。
2015-12-19 01:3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这个一般是有一些感冒的现像,就可以吃一些感冒药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会好的抽主要是发烧引起的这个就可以吃小儿感冒颗粒冲剂,阿莫西林,头包这些来治疗,就会好起来的,没有积水的只要有炎症也需要治疗的。
2015-12-18 22:0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脑膜炎性病变。常见的有流行性脑膜炎、流感杆菌脑膜炎和隐球菌脑膜炎等。症状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对光敏感和颈项强直等,严重病例可出现抽搐和昏迷。脑脊液检查可确诊。早期针对病原积极治疗可获良效。
2015-12-18 21: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化脑预后好坏与是否早期明确病原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密切相关.经脑脊液检查初步确诊后,应尽快由静脉给予适当,足量的抗生素,以杀菌药物为佳,并根据病情按计划完成全部疗程,不可减少药物剂量与改变给药方法.始终不能明确病原菌者,多由于诊断未明时曾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所致.如在流脑流行季节,年长儿童一般应先考虑系脑膜炎双球菌所致,如有瘀点,瘀斑则更可疑.可先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磺胺治疗,再根据反应高速用药.病原菌未确定的散发病例,尤其婴幼儿,应先按病原未明的化脑治疗,特明确病原菌之后,再更改药物.目前多主张用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三嗪噻肟,头孢氨噻肟或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肟.治疗效果满意时,体温多于3天左右下降,症状减轻,脑脊液细菌消失,细胞数明显减少,其它生化指标亦有相应好转,此时可继用原来药物治疗,2周后再复查脑脊液.如治疗反应欠佳,需及时腰穿复查,观察脑脊液改变,以确定所用药物是否恰当,再酌情调整治疗方案.鉴于化脑是一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预后与治疗密切相关,故应严格掌握停药指征,即在完成疗程时症状消失,退热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数少于20×106/L,均为单核细胞,蛋白及糖量恢复正常(流脑停药指征见另章节).一般情况下,完全达到这些标准,少需8~10天,多则需1月以上,平均2~3周左右.(1)病儿年龄对抗生不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年长儿童患流感杆菌脑膜炎较少,新生儿化脑大多数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一般主张用一般氨其糖类药物甙类青霉素,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对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而青霉素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效.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这一广谱抗生素代替青霉素,耐药菌株可用按苄青霉素加头孢氨噻肟.新生儿尤其未成熟儿一般忌用氯霉素,因其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氯霉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尚不健全,易引起中毒,表现为“灰婴综合征”,甚至休克死亡.(2)保证药物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首先应选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使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超过抑菌浓度10倍以上.并要注意给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氯霉素,磺胺嘧啶,静注甲氧苄氨嘧啶(TMP)能较好到达脑脊液,保持有效的抗菌浓度,特别是氯霉素也较多通过发炎的脑膜.脑膜通透性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因而继续进入脑脊液的药量亦随之减少.为保证治疗效果,需大剂量由静脉给药,直到疗程结束,不可中途减量及改变给药方法.红霉素养,羧苄青霉素,万古霉素,1~2代头孢菌素,氨基糖酐类抗生素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能较差.(3)如果选用的药物能很好通过血脑屏障,原则上不需鞘内注射,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及增加病儿痛苦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不易到达脑脊液,可采用鞘内或脑室注射给药.对延误诊治的婴儿晚期化脑,脑脊液外观有脓块形成,或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时,加用鞘内注射抗生素可提高治愈率.根据抗生素在脑脊液中存留时间,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一般连用3~5次,直到脑脊液转为清晰,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菌消失.对葡萄糖球菌或少见细菌存在,或鞘注3~5次后脑脊液仍呈明显炎症改变时,则可延长鞘内注射时间,甚至可连续给7~10次.进行鞘内注射时,药物必须稀释至一定浓度,可用抽出之脑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需注意注入液量应略少于放出之脑脊液量.注射速度应缓慢.(4)脑室内注药: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及脑脊液单向循环,对并发脑室膜炎病儿采用静脉及鞘内注射,药物很难进入脑室,脑室液中抗生素浓度亦不易达到最小抑菌浓度的50倍,故近年有人主张脑室注药以提高疗效.对颅内压明显增高及脑积水病儿,采用侧脑室穿刺注药,同时还可作控制性脑脊液引流减压.2.除流脑外,过去在化脑诊断明确后多主张常规使用氢化可的松,2~5日后改口服强的松至10~20日,以期减少颅内炎症粘连,并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化脑虽无直接治疗作用,但使用后有利于退热及缓解颅内高压,感染中毒等症状,但严格的对照观察无论在减少病死率或后遗症,均未见明显效果.3.对症处理某些症状可并发症能直接危及病儿生命,应及时处理.(1)控制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惊厥,亦很必要.(2)减低颅内压(3)抢救休克及DIC.(4)确诊后用3%盐水6ml/kg缓慢滴注,可提高血钠5mmol/L,若仍不能纠正,可再给3~6ml/kg.同时应限制入量,每日800~900ml/m2,给液成分与一般维持液相同.由于大量应用钠盐,必然增加钾和钙离子的丢失,必须注意补充.(5)大量液体积聚可使颅内压增高,除引起症状外,还可压迫损伤脑组织,影响远期预后;且积液发生与感染有关,有时液体本身即为脓性,如不穿刺引流,很难自行吸收.穿刺放液应根据以下情况处理:①颅骨透照度验阳性得,可行穿刺以确定积液性质.②积液量不多,非脓性,蛋白含量不高,临床无颅压增高表现,治疗经过顺利者,不再穿刺,定期透照复查,大多数病儿在1~2个月内积液自行吸收.~硬脑膜下积液有明显炎性改变时,可诊断为硬膜下积脓.积液量较多,同时有颅内压增高症状;蛋白会计师高,色发黄,③硬膜下积脓时均应穿刺放液.开始每日或隔日穿刺1次.每次放液量,每侧以少於30ml为宜,两侧总量一般不超过60ml.1~2周后酌情延长穿刺间隔时间,减少穿刺次数,直到症状消失.④个别病儿虽经反复穿刺放液及长期观察,积液量仍不减少,颅内高压的表现或局灶性大脑功能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都不减轻,过去主张用手术摘除囊膜,以免脑组织受压,引起脑萎缩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但近甘余年来未见有手术摘膜报导.相反,个别多次放液不愈的患儿,经保守观察数月,往往积液可自行吸收终至痊愈.⑤有硬膜下积脓时,可进行局部冲洗,并注入适当抗生素(剂量参考鞘内注射药量)及地塞米松1mg/次.4.病室应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对急性期病儿需严密守抗观察,定期测呼吸,脉搏,血压,观察尿量,呼吸状况,瞳孔变化,以便早期发现休克及脑疝.化脑病儿急性期入量应控制在1000~1200ml(m2·d),即正常生理需要量的75%.既要保证患儿入量,又要避免输液量过多加重脑水肿.合并脱水者,应按损失量补充,否则影响脑灌注.
2015-12-18 14: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引起脑炎的病毒,虫媒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虫媒病毒性做个脑电图CT及脑脊液化验诊断。进一步明确病原。
2015-12-18 10: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种细菌经不同传播途径所致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简称化脑)。是严重的颅内感染,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本病是婴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本病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儿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婴幼儿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本病多数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现惊风、昏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临床上习惯根据病原体及脑脊液改变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迄今对本病的诊治虽已有很大进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仍然较多,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凡见到婴幼儿发热伴有意识状态改变、易激惹及外周循环不良者,均应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