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郑永欣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眼外伤专科
-
眼睑上下及脸部出现肉色小米粒状颗粒,可能是粟丘疹、汗管瘤等,与皮肤清洁、护肤不当等有关。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08-25 13:01
1.粟丘疹:由汗腺口堵塞形成,常因皮肤不洁或护肤品使用不当。
2.汗管瘤: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3.护肤因素:长期画眼影、使用油腻眼霜,易导致皮肤干燥脆弱。
4.皮肤清洁:清洁不到位,油脂、角质堆积,增加发病可能。
5.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也可能引发此类症状。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化妆和使用不适合的护肤品。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汗管瘤的表现及对人的影响汗管瘤是末端汗管分化的一种汗腺瘤,好发于女性的上下眼睑,前额两侧,也可见上唇,颈部,耳后,胸腹乳房和外阴部。本病好发于女性,皮疹可表现为正常皮色,红色或棕褐黄色的半球形扁平丘疹,质较硬,表面有蜡样光泽。其直径1--3毫米大小,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汗管瘤通常无痛痒等自觉症状,但有些病人在热环境中,出汗或日晒时有烧灼感或痒感,发生在外阴的常有瘙痒。汗管瘤是由脂肪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人体表皮小汗腺导管的一种痣样肿瘤。部分有家族史,青春期加重,妊娠、月经前期及使用女性激素时皮疹会增大,增多,故认为与内分泌有关。中医认为多由肌肤腠理毛孔不密,风热邪毒侵入皮肤,或人体肝虚血燥,筋气不荣,郁积皮肤生成丘疹而发病。汗管瘤可分为三型:1,眼睑型:最常见,多发生于妇女,在发育期或其后出现,由多见于下眼睑。2,发疹型:男性青少年多见,成批发生于躯干前面及上臂屈侧。3,局限型:位于外阴及阴蒂,称生殖器汗管瘤,在手指伸面称肢端汗管瘤。汗管瘤的病理变化:三种临床类型的组织像大致相同,于真皮上部可见多数嗜碱性上皮细胞聚集成小团块,部分细胞团可呈实体条束状,但多数中央有一管腔,表现为发育不良的汗管。由于汗管瘤根部生长在真皮上部即皮肤表皮基底层与真皮乳头层交界处。而真皮乳头层血管神经丰富,且交错排列高低不平,一但治疗深度超过真皮乳头层损伤了神经血管则会产生永久性疤痕。所以说汗管瘤是皮疹当中最为难治的一种,目前连大医院都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治疗常用的方法如激光、冷冻、高频电离子等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治疗时疼痛红肿起疱,且需要打麻药针。治疗眼周的汗管瘤不安全容易造成眼部的损伤,而且很难控制皮层的治疗深度。容易损伤真皮层神经血管,产生永久性疤痕。腐蚀性化学物品如硫酸(镪水)、盐酸、石碳酸、氢氧化钠、石灰等属强酸、强碱危险性化学物品。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一但沾上皮肤会立即向下穿透皮肤表皮、真皮、甚至深达骨膜层。烧伤皮肤肌肉和神经血管组织,造成永久性损伤疤痕。汗管瘤所有的治疗方法都离不开将病变增生的组织杀死,脱落后让皮肤组织自然修复,例如激光,外用药物等,杀死病变组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很多种方法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区别治疗方法的好坏在于治疗过程中对健康皮肤和真皮层组织产生损害的程度,用药过重则容易产生疤痕,用量过少则病变组织仍有残留,过一段时间后又卷土重来,一些经过激光和药物疗法的朋友过一段时间又复发主要原因就是并没有将病变组织完全去除,若出现疤痕基本上都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激光或者药物的施用范围难以精确控制,因此受创的面积过大而损害到真皮层和其它健康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结果,对健康组织的伤害越小,恢复的时间就越短,效果就越好.田教授在长期的皮肤临床实践中发现从一些中草药中提取的(KDVI号)精华素能智有区分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使得对病变组织的用药更加精确,不损伤正常组织,因此命名为智能分子疗法,从而彻底治愈汗管瘤不留疤痕。
2015-12-19 11:2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