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 1.7*1.0 能否用鹅去氧胆酸保守治疗
鹅去氧胆酸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刚刚查出胆结石1.7*1.0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保守治疗,不想手术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汁成分改变、胆道感染、胆囊功能异常等。对于 1.7*1.0 大小的胆结石,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但保守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1. 胆汁成分改变: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等成分比例失衡可能导致结石形成。鹅去氧胆酸可通过调节胆汁成分,溶解胆固醇结石,但对于胆红素结石效果不佳。 2. 胆道感染:细菌感染可引起胆汁性质改变,促进结石生成。治疗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控制感染。 3.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会影响胆汁排泄,增加结石风险。可服用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促进胆汁排泄。 4. 饮食调整: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减少结石形成。 5. 定期复查:通过 B 超等检查观察结石大小、数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胆结石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出现疼痛加剧、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建议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2-13 11:4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本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对胆固醇在胆汁中溶解的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胆固醇能溶解到胆汁中,主要依赖胆汁中有一定量的磷和胆汁酸存在;如果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或胆汁酸含量减小,都会使胆汁中一部分胆固醇不能溶解而发生结晶沉淀,最终形成结石。由于胆固醇结石的成因研究的这一重大发现,可以设想假如能提高胆汁酸溶解胆固醇的能力,这样就会使已经发生结晶沉淀,甚至已形成结石的胆固醇重新溶解在胆汁之中。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口服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可以增加胆汁中的胆汁酸的含量,提高胆汁溶解胆固醇的能力,经过较长期的服药,可以起到使部分胆固醇结石缩小,甚至消失的效果。于是这一二十年来,上述两种药物就迅速成为治疗胆结石的常用药物,在西方社会风靡一时。 应该指出,由于对胆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没有搞清楚,这两种药物只是对一部分胆固醇结石有效,而药物价格昂贵,服药时间长,加上还有一定的副作用,这两种药还不是治疗胆固醇结石的理想药物。而对胆色素结石,由于其形成机制和胆固醇结石完全不同,这两种药物对其无效。
2015-12-19 20: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全军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鹅去氧胆酸。化学名称:3,7-二羟基-5-胆烷酸。内容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异臭。鹅去氧胆酸(CDCA)主要作用是降低胆汁内胆固醇的饱和度,绝大多数患者服用CDCA后(当CDCA占胆汁中胆盐的70%时),脂类恢复微胶粒状态,胆固醇就处于不饱和状态,从而使结石中的胆固醇溶解、脱落。大剂量的CDCA(每日10~15mg/kg)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并增加胆石症患者胆汁的分泌,但其中的胆盐和磷脂分泌量维持不变。剂量较大时,腹泻发生率高,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用于胆固醇性胆结石症,对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也有一定疗效。口服,根据病情调整,一般为按体重每日12~15mg/kg,肥胖者应稍增量,可达每日18~20mg/kg。分早晚两次,与进餐或牛奶同服。疗程6个月以上。
2015-12-19 10: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