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天婴儿患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怎应对
患者年龄:29天发病时间:2010年8月29日主要表现:发烧,昏睡,厌食,惊厥,抽搐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29 天婴儿患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是较为严重的情况。这两种疾病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疾病介绍:败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则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 2.病因:常见病因有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婴儿免疫功能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等也是诱因。 3.症状:发热、昏睡、厌食、惊厥、抽搐是常见表现,还可能有呕吐、前囟隆起等。 4.诊断:通过血培养、脑脊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5.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退热、止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6.预后: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7.预防:加强护理,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总之,对于 29 天的婴儿出现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家长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争取良好预后。
2025-02-13 18:5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朋友,根治有困难。建议一抗菌治疗应尽早使用抗生素。祝你早日康复。
2015-12-19 23:2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您好,败血症需要做血培养,只要血培养做出来,对症治疗就可以了。败血症是可以治疗的,只要你能对症治疗,就可以治愈。
2015-12-19 21: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兰忠兵
重庆长航医院
二级甲等
泌尿外科
-
各种致病菌都可引起败血症。常见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克雷白菌属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力较弱的细菌或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败血症。近年来致病菌种已发生变化,由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有所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所致者逐年上升,这与血管插管、体内异物置人等医学新技术的开展和抗生素的过度应用有一定关系。(一)抗菌治疗应尽早使用抗生素。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联合用药,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常联合2种以上静脉给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10天;②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糖甙类联合应用,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噻甲羧肟与氨基糖甙类或羧苄青霉素联用;③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与氯霉素合用。如有化脓病灶,则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进行外科切开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二)其他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血浆、全血或白蛋白。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在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3~5天)治疗。
2015-12-19 20: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28天的孩子,确诊败血症。及时治疗、足量使用抗生素后,是能痊愈的。一般治疗至少要14天。
2015-12-19 06: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种细菌经不同传播途径所致的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简称化脑)。是严重的颅内感染,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本病是婴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本病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儿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婴幼儿以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本病多数起病急、病情重,易于出现惊风、昏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临床上习惯根据病原体及脑脊液改变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迄今对本病的诊治虽已有很大进展,但其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仍然较多,因此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凡见到婴幼儿发热伴有意识状态改变、易激惹及外周循环不良者,均应注意除外本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