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后天形成的斗鸡眼,也称为内斜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神经问题等。治疗方法包括佩戴眼镜、手术、视觉训练等。 1. 用眼习惯:长期近距离用眼、偏头看东西等不良习惯可能导致后天斗鸡眼。应注意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和距离,定时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2. 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散光未矫正,或患有角膜炎、结膜炎等,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需要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治疗眼部炎症。 3. 神经问题: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出现异常,也会造成内斜视。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针对性的神经治疗。 4. 外伤因素:眼部受到外伤,影响眼部肌肉或神经,导致斗鸡眼。要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相应治疗。 5. 遗传因素:虽然是后天形成,但部分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总之,对于后天斗鸡眼,需要先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2025-02-13 16: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对眼”就是人们常称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的斜视眼。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内。前者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和麻痹性内斜视后者为固定性内斜视。共转性内斜视患者的眼球向各方向运动不受限。双眼分别向前注视时,双眼的斜视角度是一致的。麻痹性内斜视则为麻痹的那只眼球向外转动全部或部分受阻。麻痹眼向前注视的斜视角大于非麻痹眼注视时的斜视角,也就是两眼分别注视时“对眼”向内斜的程度不同,固定性内斜视是两眼均向内斜视均不能向外转动。双眼球的内直肌已纤维化不能转动。专家提示:共转性内斜视还分很多类型,其中的调节性内斜视和部份的调节性内斜视,因为这二种内斜视如果同时患有远视,可以通过戴远视眼镜矫正“对眼”或减少“对眼”的度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用眼镜来矫正斜视。性“对眼”因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医治。随着年龄长大鼻骨发育,内眦皮肤被鼻骨撑起提上去。“对眼”的感觉也就消失了,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的“对眼”不用治长大就好了。实际上就是指的假性“对眼”。真性“对眼”则一定要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假性近视“对眼”具备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体三级视功能。真性“对眼”则不具备这三级视功能,必须及早治疗以建立这三级视功能,否则年龄大了再治仅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响孩子从事某些精细的工作及驾驶机动车。
2015-12-20 06:0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这位患者,根据你的症状描述,你是患有内斜视。你好这位患者,根据你的症状描述,你是患有内斜视,建议你可以做手术治疗。
2015-12-19 22:4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