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常年有血小板相关症状,出血后难以止血且身上出现紫斑,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维生素 K 缺乏、脾功能亢进等原因导致。 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异常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黏膜出血等。治疗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还可能进行脾切除。 2.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除出血表现外,还有贫血、感染。治疗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促造血治疗,如雄激素等。 3. 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常有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治疗有化疗,如阿糖胞苷,还可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4. 维生素 K 缺乏: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可因饮食不均衡或肠道吸收障碍引起。补充维生素 K 即可改善。 5. 脾功能亢进:脾对血细胞破坏过多。可通过手术切除脾脏来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受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2-13 02: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