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或酗酒后小便晕倒伴抽搐是何因
午睡后或酗酒后小便晕倒。上周晕倒后还伴有抽搐不到一分钟。每7年发病一次,午睡后或酗酒后小便晕倒。上周晕倒后还伴有抽搐不到一分钟。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午睡或酗酒后小便晕倒伴抽搐,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脑部疾病、排尿性晕厥等。 1.低血压:血压突然下降,脑部供血不足,可引起晕厥和抽搐。常见于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卧位到站立位。 2.低血糖:体内血糖过低,影响大脑能量供应,导致头晕、晕厥甚至抽搐。 3.心律失常:心脏跳动节律异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脑部缺血缺氧,引发症状。 4.脑部疾病:如脑血管狭窄、脑肿瘤等,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5.排尿性晕厥:排尿时腹压骤降,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脑部供血减少。 出现午睡或酗酒后小便晕倒伴抽搐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脑电图、头颅 CT 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酗酒,午睡后起身动作要缓慢。
2025-02-13 17:0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排尿性晕厥主要发生于男性,好发于20~30岁,偶见于老年人,男∶女约为2∶1。排尿性晕厥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排尿时充盈的膀胱突然收缩,膀胱内压力骤然升高,巨大的机械压力刺激膀胱壁内的迷走神经,同时逼尿肌(S2~4及骨盆神经支配,属副交感神经)收缩也可引起强烈的迷走神经兴奋,这种排尿所引起强烈的迷走神经兴奋就成为晕厥发作的触发点,膀胱的迷走冲动经外周传入神经上传至延髓,在迷走神经中枢引发迷走神经反射,而心脏是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的敏感靶器官,迷走反射引起心率下降,心排出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中枢神经的整合调节,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从而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继而血压下降。以上变化的共同效应就是出现一时性脑灌注不足,导致晕厥发作。排尿性晕厥发作时心率骤降而血压下降不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迷走神经亢奋的自主神经调节障碍的特点与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特点极为相似,二者发病过程中除晕厥触发因素和迷走冲动传入途径有所不同外,其传出后通路的迷走神经亢奋效应基本一致。针对排尿性晕厥的发病机制,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抗胆碱药物和植物神经调节剂如6542Ⅱ或阿托品等,有些患者对β2受体阻滞剂比较敏感,因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使用排尿性晕厥的发病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和治疗。排尿性晕厥患者的预防措施是取蹲位排尿姿势,并作平和呼吸。
2015-12-20 12: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首先是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小便,先在床上坐一会;小便时不要太用力。其次,万一发生排尿性晕厥的先兆症状,例如头昏、眼花时,赶紧蹲下或平睡,一会儿就会好转
2015-12-20 11: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起大脑一时供血不足所致。该病多发生于16—45岁的男性,偶尔也可见于老年人。
2015-12-20 09:1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它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自主神经功能调节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015-12-20 05: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晕厥? 晕厥(syncope)是指暂短的、完全的、可逆的意识丧失,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突然降低导致一过性广泛性全脑供血不足,皮质功能全面抑制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血管神经因素、心律失常、直立性低血压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还有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的病因是无法解释的。晕厥主要分为神经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根据欧洲2001年晕厥诊疗指南提供的数据,晕厥的发生率在<18 15="" 40="" 59="" 16="" 40="" 49="" 19="">70岁的人群中为2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