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黄体囊肿
孕期卵巢黄体囊肿?咨询一下孕期卵巢黄体囊肿.右侧卵巢典型结构未见显示'右附件区见一无回声,大小约见87mm*74*71,尚规则,边界清,壁稍厚尚光滑,内见多处环状分隔,呈囊内囊表现,边缘可见不规则等回声,囊内透声尚可,后壁回声增强.CDFI;周边见棒状血流信号,为低速中阻血流信号,RI0.50.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建武 主治医师
鹤壁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
您好,如果是黄体囊肿的话,属于正常的生理性囊肿,基本上不要去管,一个月后会消失的。如果是卵巢囊肿的话,你还是要进行系统的治疗,中医保守去治疗。桂枝茯苓丸只是一个通用的药物,至于治疗方面,作用可能没有综合治疗的作用明显的。从你的描述中来看的话,囊肿还是比较大的,多考虑卵巢囊肿。祝你健康,希望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2019-04-02 18:58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可以吃些补品~如红枣~但不需要大补的~忌食辛辣刺激就好建议你定期产检~放松心情~黄体囊肿有可能消失~口服叶酸预防畸形
2015-12-21 10:4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那你现在的情况没有办法的,只有是先观察,
2015-12-21 10:2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黄体囊肿属于生理性囊肿,一般情况下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的。无需饮食禁忌,但目前怀孕阶段,不建议食用进补药物、食物,可以吃红枣。
2015-12-21 03:4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孕期黄体囊肿。卵泡膜黄素囊肿(黄素化卵泡膜囊肿)此囊肿也称高反应黄体,出现于视丘--垂体机能障碍,滤泡不排卵,也未破裂,故纯属黄素化的闭锁滤泡状改变.双侧黄素化卵泡囊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常伴有滋养叶细胞病变(水泡状胎块,绒毛膜癌).囊肿体积长很大.黄素囊肿有自发退化趋势,多无症状.也可以分娩后或滋养叶疾患消除后2月内消失.如囊肿破裂则引起内出血或急腹症.病变多为双侧,卵巢表面呈大小不等囊性结节状.小者仅见卵巢轻度增大,巨大者直径可达15--20cm,壁薄,切面呈黄色或出血状,囊内充满草黄色清液或淡褐色液,卵巢表面偶见局灶生发上皮蜕膜样变的黄色斑块.孕期出现黄体囊肿,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发生蒂扭转或者破裂,对妊娠是没有影响的.这囊肿一般都不会很大,所以孕期即使发现,也是做观察处理,不考虑手术治疗的.所以您现在不用担心,平时注意观察就行,如果出现突然的一侧腹部疼痛,或者莫名其妙的不是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发热,就要赶紧到医院去检查.平时做B超检查的时候,可以告诉B超医师,您有黄体囊肿的这个情况,然后请医生在做检查的时候留意一下,看能否观察得到.孕期越大,观察到卵巢的可能性就越小.主要还是靠您自己的感觉为主."
2015-12-21 03: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黄素囊肿可以不手术的,如果手术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孕期黄体囊肿建议你观察看看,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扭转,如果囊肿继续增长,可以在3-5个月期间做手术。如果出现剧烈运动,及时去医院检查。正常黄体是囊性结构,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血肿含血量较多,血液被吸收后,均可致黄体囊肿.由于囊肿持续分泌孕激素,常使月经周期延迟.若囊肿破裂可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而与异位妊娠破裂极为相似.成熟滤泡在排卵后,即形成黄体.在血管形成期,血液流入黄体腔内(黄体血肿),故在正常状态下,黄体即为囊性,在病理情况下,若其直径为1.5--2.5cm,称囊性黄体;超过2.5cm则称黄体囊肿. ①囊肿黄体 囊肿黄体的发生于黄体的血运.淋巴瘤等卵巢本身的动能紊乱有关,常见与妊娠期,多无症状,非妊娠期可引起月经延长,经血过多,子宫内膜蜕膜样变等. ②黄体囊肿 成年女性黄体大小外观差异很大.排卵后,黄体血肿立即封闭.如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囊体血肿含血量较多,都可致黄体囊肿.妊娠期和非妊娠分为两种. 粒层黄体囊肿:此种最为常见,来自黄体的血肿,可发生于育龄期.直径2.5-6cm不等,最大可达11cm;大于4cm的少见,囊肿向卵巢表面突起,早期可似血肿,卵巢表面呈红褐色,内为透明或褐色浆液,囊壁浅黄色,呈特征性花环状."
2015-12-21 01: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