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不用激素能否治疗
我姐2006年查患抗心磷脂抗体(ACL)综合症,1999年得过深静脉血栓已治。现在的问题是抗心磷脂抗体(ACL)不用激素能不能治?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治疗方法多样,不用激素也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手段,如抗凝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血浆置换及对症治疗等。 1.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可预防血栓形成。 2.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能调节免疫功能。 3.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4.血浆置换:能清除血液中的致病抗体和免疫复合物。 5.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如贫血给予纠正贫血治疗。 总之,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025-02-17 00:4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1、血栓形成抗磷脂综合征中最突出表现是血栓形成,可以发生在动脉,也可在静脉。其中最常见是反复深静脉血栓、包括肾,视网膜和下腔静脉血栓,但对患者威胁更大是动脉血栓。在ACA阳性的SLE患者组织病理中发现非炎性阻塞性血管病变呈节段性,病变虽少,却很严重。心肌内动脉有纤维性血栓形成,并引起心肌梗塞,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被纤维性物质阻塞,这些病理改变很可能都是APL抗体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ACA引起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是:ACA与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的膜磷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PG12),从而使血栓形成的因素增加;AC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使期释放纤溶酶原致活物减少,纤溶活性减低,从而使血栓倾向增加;ACA-IgG亦可对内皮细胞造成直接的免疫损伤,从而触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因子Ⅻ活化;ACA能抑制血栓调节素,使活化蛋白C减少,体内凝血活性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妊娠合并APS大约有1/3无症状,1/3患者被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3表现为复发性流产、死胎、早产或IUGR等。其中LA阳性未治的病例复发性流产、胎死宫内发生率达90%以上;CA阳性者死胎发生率为76%左右;患APS分娩的成活婴儿中IUGR占60%。妊娠合并APS发生妊高征先兆子痫的机会增加,而且在先兆子痫的病人中发现APA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有报道1例APS伴复发性流产和二次分娩肾萎缩、口腔颚部发育不全的畸形儿,认为APS妊娠有可能引起先天性畸形。2、胎儿妊娠丢失无论是否为SLE患者,反复的自然流产和宫内死胎与ACA呈显著正相关。ACA阳性率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易反复流产,在妊娠中,后期易发生宫内胎儿死亡,特别是ACA-IgG水平中至高度升高者。Oshiro对检测过ACA且流产2次以上妇女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ACA阳性妇女发生宫内胎儿死亡是较发妊娠早期流产更具特点的类型。而Lockshin等的研究揭示ACA能更早更敏感地预测自发性流产。
2015-12-22 04:1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