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宇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地图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营养缺乏、消化系统问题、感染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治疗方法多样,如消除病源感染、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药物治疗等。若感身体不适,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切勿随意服药。
2019-03-05 15:35
1.营养缺乏:维生素 B 族缺乏、微量元素锌缺乏等可能导致地图舌。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B2、维生素 B12、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
2.消化系统问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可能引发。需注意饮食规律,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3.感染因素:牙源性或非牙源性病源感染时,要积极治疗感染,如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
4.精神心理因素: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等也有影响。应注意调节情绪,保证充足休息。
5.遗传因素:部分地图舌可能与遗传相关,此类情况较难预防。
总之,地图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地图舌又叫剥脱性舌炎、糠疹舌炎、游走性舌炎或花斑舌等。是由于舌粘膜上皮(丝状乳头)暂时性剥脱消失所致。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乳牙萌出有关,也有的认为和肠寄生虫有关,或与口腔内的慢性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有关。中医认为是胃阴虚所致,缺乏微量元素锌是地图舌的重要原因。地图舌是一种浅层的慢性剥脱性舌炎。开始时,可在舌尖或舌的边缘或舌背上出现一个灰白色微凸的小圆形病区。不久中央下陷,白色褪去,变成火红。丝状乳头消失,菌状乳头还存在或者更显著,看上去表面光滑,略带干燥。病区可逐渐扩大,最后终于融合成为边缘不齐的地图状,这就是地图舌的来历。一般说,病区界限明显,无论损害大小和形状的变化,都表现为周围是白色或黄色稍为凸起的孤形边缘,宽约1~2毫米。里面是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在损害逐渐扩大的过程中,往往一昼夜就会改变区域的形状和位置。病变一般持续3~4天,可以自行消失,但其他部位又可出现。本病经过一段缓解时间后也可以复发。有时在几次复发后,逐渐减轻,甚至不会复发。本病一般没有任何特别不舒服的感觉,有时可能会有些烧的样痛。地图舌病变表浅,深部组织不受影响,多无不适感觉,亦无疼痛、流涎或其它口炎症状。其病因未明,非维生素缺乏所致,对健康无多大影响,照常饮食,不影响生长发育,无特殊疗法。由于丝状乳头可自行修复,所以病变有时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又可复发,有的病程较久,甚至可达数年。
2015-12-22 12:1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在休息和饮食方面: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2015-12-22 07:5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地图舌其发病原因不明,与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还可能是贫血、胃肠功能紊乱、精神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病灶感染有关;另外还可能与遗传有关。治疗:1、治疗牙源性与非牙源性病源感染。2、保持口腔卫生。3、合并感染时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
2015-12-22 05:4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地图舌很多人是天生的,如果没什么其他症状就属于正常,根本不用吃药,是药三分毒,只要身体其他情况都正常就不要再吃药了,即使是中药副作用小,但也不是没有.
2015-12-22 03:5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游走性舌炎。
2015-12-21 20: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