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
患者年龄:十三天宝宝13号出生的,之前大便一直很正常,在21号的时候白天一次大便都没拉,到了晚上才拉了一点点。平常一天大概是两三次。到了22号早上就开始拉肚子了,一早上拉了五六次。问了医生,去买了四磨汤给宝宝喝,喝了一次之后就没拉了,可到了晚上又开始拉。就又喂了一餐四磨汤,22号喂了一天,但没见好转,问那医生叫我停两天药,过两天再喂,后面到了25号也就昨天又去了医院咨询儿科医生,然后她给开了妈咪爱,喂了,下午好像好点,但还是在拉,平常拉的屎颜色都算正常,但在昨晚拉的里面有一些绿色的颗粒。现在该怎么办?宝宝一直是喝母乳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推荐以下偏方供您参考:1.黄瓜5条洗净去瓤,切成条,加少许水煮沸去掉多余的水,趁热加入蜂蜜100克,调匀至沸即成。日服2~3次,适量服。2.将白果仁晒干(银杏),研末,将鸡蛋从上端用小钉扎一个小孔,再将白果粉末装入鸡蛋内。再将鸡蛋置放烧架上微火烘烧至熟,去皮食用。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症。3.将苹果去皮切片,放碗内加盖,煮熟捣烂如泥,每日2~3次喂食。可常吃。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口渴,不思饮食等症。4.山药100克,莲子100克,麦芽50克,茯苓50克,大米500克共磨成细粉,加水煮成糊状,用白糖100克调服,日服三次。益脾祛湿,和胃止泻。治疗小儿肠胃功能紊乱,腹泻。5.砂仁3克研成末,猪腰子一个洗净切薄片,与砂仁末拌匀,加油、盐调料,放入铁锅煮熟服下。有益气调中,安肾补脾,治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等症.6.粳米或小米50克,煮粥至100毫升,每日服3次,每次30毫升。适于半岁以内的小儿腹泻。
2015-12-24 01:5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宝宝的情况可考虑使用头孢丙烯,蒙脱石悬混剂,还有酪酸梭菌来治疗,效果好。也可考虑服用小儿健脾散和王氏保赤丸,注意腹部保暖,观察宝宝体温。
2015-12-23 17: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情况已悉,此病主要是食积或喂养不规律引起的以上症状。建议你可以口服妈咪爱和参苓白术颗粒,饮食要有规律,会改善你的症状。
2015-12-23 17: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耿玉光 住院医师
任县医院
二级
儿科
-
你的问题是新生儿出现腹泻,用什么治疗?我建议你吃妈咪爱,或者吃思密达(蒙脱石散)治疗。
2015-12-23 13: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一)饮食疗法腹泻时适宜的营养供应对促进疾病恢复,减少体重下降和生长停滞的程度,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预防营养不良都是很重要的。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以期赶上正常生长,营养不良儿或慢性腹泻的恢复期需时更长,直至营养不良恢复。(二)护理对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注意呕吐、排便和排尿的情况。按时喂水或口服补液用的含盐溶液,掌握静脉补液的速度。加强眼部护理,防止呕吐误吸。勤翻身,预防继发肺炎。(三)控制感染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应用抗菌药。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仅用支持疗法常可痊愈,但对新生儿、幼婴、衰弱儿和重症者仍宜使用抗菌药。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疗。1)大肠杆菌庆大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呋喃唑酮、某些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氨苄青霉素等。2)胎儿空肠弯曲菌红霉素、庆大霉素、氨霉素、呋喃唑酮、氟哌酸。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4)鼠伤寒沙门菌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氟哌酸、头孢唑肟、头孢噻甲羧肟。5)金黄色葡萄球菌停用原来的抗生素,可用万古霉素、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苯甲异恶唑青毒素、邻氯青霉素或双氯青霉素)。6)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灭滴灵(甲硝哒唑)、杆菌肽。7)其他真菌可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梨形鞭毛虫用灭滴灵、呋喃唑酮。(四)液体疗法口服补液可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WHOORS)少量频服,在8~12小时将累积损失补足。轻度脱水约需50~80ml/kg,中度脱水约需80~100ml/kg。静脉补液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或腹胀的患儿。(1)第1天补液1)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生理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3)输液速度: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4)纠正酸中毒:因重度脱水多伴有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兼有扩容和加快纠正酸中毒的作用。5)钾的补充: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相当于氯化钾300~450mg/kg)。轻度脱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脱水可予静滴。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补钾一般持续4~6天,严重缺钾者应适当延长。6)钙和镁的补充:可给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缓注,必要时重复使用。个别抽搐儿用钙剂无效,应测定血清镁,并用25%硫酸镁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2)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1天补液后,主要是补充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或口服液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补液。
2015-12-23 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