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包括运动障碍、震颤、肌强直、姿势平衡障碍、非运动症状等。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11-22 11:17
1.运动障碍:表现为动作迟缓,如行走缓慢、转身困难、书写变小等。
2.震颤:多为静止性震颤,手部颤抖明显,在静止时出现,活动时减轻。
3.肌强直: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受限,肢体弯曲困难。
4.姿势平衡障碍:容易跌倒,步态不稳。
5.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焦虑等。
帕金森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目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等)、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茂初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病情分析:您好!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出现以下症状时,临床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了。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2015-12-26 07:11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病情分析: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震颤、强直、运动缓慢及姿势障碍等。多从一侧肢体开始,节律性抖动,静止休息时更明显,睡眠时消失。随着疾病的发展,对侧肢体及下颌、口唇、舌部也会出现颤抖。肢体与躯干肌肉僵硬,面部表情刻板,眨眼动作减少,称为“面具脸”。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穿衣服等动作缓慢,字越写越小,行走时两步之间距离缩小,讲话声音低沉、语音单调,后期可能有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病人站立时头颈与躯干前倾,膝关节微曲;行走时,身体前倾,容易跌倒。其他可能还有皮肤油脂溢出、排便困难、情绪低落以及智能减退等症状。
2015-12-26 06: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帕金森病是什么?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黑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的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多巴胺减少导致的震颤麻痹,在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什么?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2015-12-26 02:5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病情分析:可以尝试服用金刚烷胺,左旋多巴或美多巴,息宁等.结合当地医生。
2015-12-26 01: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你好,帕金森病是什么?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帕金森病是什么?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帕金森病突出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以及黑质残存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Lewybody)。出现临床症状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至少在50%以上,纹状体DA含量减少在80%以上。除多巴胺能系统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非多巴胺能系统也有明显的受损。如Meynert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脑干中缝核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以及大脑皮质、脑干、脊髓、以及外周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下降与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浓度的显著降低与帕金森病患者出现智能减退、情感障碍等密切相关。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2015-12-25 19:2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