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肌缺血有可能导致脑缺血。这主要是因为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当心肌缺血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具体包括心脏泵血减少、血管病变、血液黏稠度改变、神经调节异常、代谢紊乱等。 1.心脏泵血减少:心肌缺血会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下降,导致向脑部输送的血液量不足。 2.血管病变:心肌缺血常伴随血管粥样硬化,这种病变可能同时存在于脑血管,增加脑缺血风险。 3.血液黏稠度改变:心肌缺血可引发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脑部血液循环。 4.神经调节异常:心脏和脑部的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可能影响神经调节,导致脑血管收缩或舒张异常。 5.代谢紊乱:心肌缺血时,代谢产物堆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易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 总之,心肌缺血与脑缺血存在一定关联,但并非所有心肌缺血患者都会出现脑缺血。若有心肌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预防脑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025-02-20 17:5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以上情况确实很复杂,不容易讲清楚,如果心肌缺血,造成心脏功能降低,可以造成心输出量降低,这样可以直接影响脑部的供血,可以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心脏缺血形成的原因与血脂高造成的动脉硬化有关心脏的血管形成动脉硬化,脑血管也可以形成动脉硬化,造成脑供血不足,因此心脏供血不足和脑供血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2015-12-27 02: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肌缺血是心电图报告中,对心脏有ST-T改变的一个诊断术语,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青年人以心肌炎、心肌病等较为多见,中老年人则以冠心病多见。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胸闷或心绞痛发作。中老年人有较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可诊断为冠心病。抗心肌缺血药物可选用;硝酸酯类;如消心痛、鲁南欣康、β-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斯匹林等。中药可选丹参滴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等用于辅助治疗。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易患因素。他丁类降脂药物有较好的防治冠心病的作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精神刺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是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
2015-12-27 00:5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有心脏病的话,是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因为心肌缺血后,心脏的射血量就会减少,供应到大脑的血也会相应的减少。脑供血不足还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治疗的方法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和一些养血的中药制剂,平时适当的锻炼身体,加强营养,祝福身体健康。
2015-12-26 19:0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