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肾积水左输尿管结石康复后饮食有何禁忌?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是2月10号到医院检查出的,做B超说左肾积水左输尿管结石,这天突然疼起来,到医院医生开3盒清淋颗粒吃完后3月25又到医院做B超看:积水没有结石也没有.医生说好了,我真的好了吗?有的人说肾积水结石都不可以吃豆子豆制品的东西,是这样吗?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左肾积水和左输尿管结石康复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包括限制某些食物摄入、增加饮水量、均衡营养等。同时,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1. 饮食限制:应减少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2. 水分补充: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建议在 2000 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 3. 避免高钙食物:如牛奶、奶酪等,过量摄入可能促使结石形成。 4. 控制草酸摄入:少吃菠菜、草莓等含草酸高的食物。 5. 均衡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6. 定期复查: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定期进行 B 超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总之,左肾积水和左输尿管结石康复后,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相结合,有助于保持泌尿系统的健康。
2025-02-19 21: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泌尿结石]泌尿系结石的饮食治疗[详细内容]俗话说病从口入,一语道明饮食和疾病有极密切关系,泌尿系结石也不例外。结石形成的一些因素如结石成分、结石形成的促进物和抑制物,除和某些代谢疾病有关外,都可由食物代谢而产生。近年来曾有以调节饮食而取得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复发率的报道。饮食可影响尿成分及pH,从而影响结石成核和生长,但是随意改变饮食看似有益实则有害。这就是说饮食治疗必须建立在客观证实的代谢紊乱基础上,有的放矢方为良策。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饮食成分对尿成分和尿石形成的影响,现将饮食影响尿石形成的有关因素,分别讨论如下。一、钙在70%的尿结石中,草酸钙单独或和其他钙盐共同为主要成分。Daudon等对10617份尿结石作红外光谱分析,发现86%结石有草酸钙,80%有磷酸钙,钙摄入和尿钙呈线性关系,故认为摄入钙增加则增加肾结石形成的危险性。然而现已证实,普遍推荐的限制饮食中钙含量的做法,不但不能减少反而会增加肾结石的发生。低钙饮食可促进肠道草酸盐的吸收和引起高草酸尿,从而促进尿结石形成。相反高钙饮料(380mg/L)虽可增加尿钙排泄,但却可明显降低草酸的排泄,且草酸/钙比值明显下降。由于最大晶体产生于钙和草酸比值为1:1时,故草酸增加对结晶形成的作用较钙大得多。Ettinger等报道给尿结石患者低钙饮食,常常较正常钙饮食危害性更大。而且Burtis等报道,很多尿石患者当用普通饮食时尿钙较高,若食用高钙低钠饮食,尿钙转为正常。这主要是由于尿草酸排泄和钙摄入成反比之故。限制钙的摄入尚可刺激维生素D3的分泌,促进骨重吸收增加尿钙排泄,增加尿结石形成的危险性。高尿钙分为3型:I型为非饮食依赖性;II型为饮食依赖性;III型为继发于肾磷漏性。限制饮食钙能降低尿钙者,仅见于I型和II型吸收性高尿钙者,且仅II型可达正常范围。因此,低钙饮食仅可使II型吸收性高尿钙者尿钙降低,而且还必须伴以低草酸饮食,以免继发高草酸尿。限制饮食钙不宜用于其他型的高尿钙者。对绝经后妇女补钙的作用尚存争议。绝经前妇女补钙仅在头几天可增加尿钙,继而由于抑制甲状旁腺素及1,25双羟维生素D3的合成而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从而降低口服钙的作用。绝经后妇女有骨质疏松和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素代谢紊乱,加之老年人肠道钙吸收能力下降,因而使口服补充钙的作用受阻。基于上述原因,绝经后妇女补充钙不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即使有危险性,也只会发生在补钙的头几个月,为谨慎计在此期最好增加饮水量。绝经后妇女有II型吸收性高尿钙者,应和其他患有II型者一样,必须应用低钙低草酸饮食治疗。二、草酸盐由于大部分尿结石含有草酸盐,因此降低尿草酸必将减少结石症的发生。60%的尿草酸是由甘氨酸、羟乙酸和羟脯氨酸内源性代谢而来,25%一30%是饮食中维生素C代谢的最终产物,仅10%一15%来自饮食中的草酸盐。另一报道正常人45%的尿草酸来自食物。目前尚无法降低内源性草酸的产生,虽对I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缺乏过氧化物酶、丙氨酸及乙醛酸转氮酶活性)和II原发性高草酸尿(缺乏甘油酸脱氨酶活性)者,用各种药物包括反义寡核苷酸以阻止线粒体醛脱氨酶的转录等方法,均未取得显效。减少外源性草酸的摄入可降低尿草酸的排泄。曾有报道,45%高草酸尿者对限制饮食中草酸盐摄入有反应。很多结石形成者确有高草酸尿,且其草酸主要来源于饮食。在正常情况下,饮食中的草酸仅8%一12%被吸收。肠道对草酸的吸收是被动的,依赖于肠腔内钙的浓度。此外,肠道细菌可减少草酸的吸收,因此当肠道细菌不足和缺乏时,草酸的吸收将增加。肠道中非结合钙可和草酸络合而抑制草酸的吸收,因而降低饮食中的钙可增加肠道对非结合草酸的吸收而导致高草酸尿。同样的道理,脂肪吸收不良者因在肠道中钙与脂肪结合成脂肪酸钙,因而增加非结合草酸的吸收,加重高草酸尿。对这样的患者降低饮食中草酸含量或口服钙剂以降低非结合草酸的吸收,可收到治疗作用。但鉴于大多数普通饮食中草酸含量少,而且吸收率也不高,故对无肠道疾病的高草酸尿结石患者,限制草酸摄入的作用难以预料。尿草酸的25%一30%系饮食中维生素C的代谢产物,可见饮食中维生素C对尿草酸及尿石形成具有重要性。虽然维生素C推荐剂量为60mg/d,但部分人群因各种原因摄入大量维生素C。对大量摄入维生素C能否明显增加尿草酸排泄,从而导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尚存异议。近40年来关于维生素C对尿中草酸排泄的影响,作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剂量从1g到10g,时间从2d到6个月,其结果从无影响到明显增加尿草酸。其差异主要在于尿草酸测定方法上。Wzilak等证实正常人1
2015-12-27 05:1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