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治疗中链霉素使用时长有争议,怎么办?
10年发现右锁骨出有一包块,医院检查又意外发现左侧甲状腺肿瘤,直接手术切除肿瘤以及锁骨处包块,三家医院会诊化验结果均为左侧肿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包块为淋巴结核。需在结核医院进行了抗结核治疗1个半月后,再做淋巴清扫手术。方案为: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中途服药一个月后ALT升高到75,方案改为: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异烟肼+链霉素,链霉素共注射2个月,其余药为二次方案链霉素注射到45天时,返院进行淋巴清扫手术。手术后7天,伤口有一小脓包,去医院挑破塞小布条,2个月未愈合,之后有淡黄色奶酪装脓排出,结合医院说是行程了瘘道之后进行第三次手术,瘘道扩创,因为太深,已经深及胸腔,医生尽力清理坏色结核感染脓物组织。术后在结核医院治疗方案: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一个月后ALT升到70方案改为: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异烟肼+链霉素(2个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07年有肺结核史,08年治愈,这次10年发现淋巴结核+甲状腺CA,甲状腺已经切个除肿瘤侧加淋巴清扫,淋巴结核正在治疗中,先治疗5月,但中途甲状腺手术后有伤口不愈合,流脓。最后一次阔创手术至今已经治疗3个月(医生说的加强期)方案为第一个月: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服用了1个月)一个月后ALT升到70第二三个月: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异烟肼+链霉素(已经2个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问:外科医生说吡嗪酰胺用了1个月后我耐受不了,但需要加强期3个月,所以后2个月用链霉素代替。现在已经打了63天了,满2个月,总共的加强期已经有3个月整,医院复查,外科医生说再打1个月巩固,门诊内科医生开药时说已经打了2个月,再第一次手术时也打过2个月,相当于4个月SM,叫我不要打了。一边说打一边说不打,我该怎么办,想问下医生的意见。(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淋巴结核治疗较为复杂,涉及药物选择、副作用、个体差异、治疗方案调整及医生意见分歧等。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药物耐受性、治疗效果等。 1. 病情评估:淋巴结核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治疗方案和链霉素的使用时长。病情较轻时,可能较短时间的治疗就有效;病情严重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 药物耐受性:不同个体对链霉素的耐受情况不同。若出现明显副作用,如听力下降、肾功能损害等,可能需要调整用药。 3. 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检查,如结核菌培养、影像学检查等,评估当前治疗方案的效果。若效果良好,链霉素使用时长可能相应缩短。 4. 个体差异: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免疫功能等个体差异也会影响链霉素的使用。 5. 医生意见:外科医生和内科医生意见不一致时,应综合考虑双方观点,必要时可寻求更高一级医疗机构或专家的意见。 总之,在淋巴结核治疗中遇到链霉素使用时长的争议,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2025-02-21 03:2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60%~70%,多见于40岁左右的青壮年,儿童甲状腺恶性肿瘤90%以上属于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多数为单发肿物,可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囊肿。本病以淋巴结转移为主,且转移率较高,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可达40%~50%,双侧颈淋巴结转移也可达到10%,晚期可转移至纵隔或腋下淋巴结,50%~70%的患者初诊时已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较少发生,为4%~8%,以肺转移最为多见,其次是骨转移。平均病程5年,也可长达20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