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如果量不多的话,应该没事情的,属于自身的分泌物.不用担心,但是平时不要老是掏耳朵.
2015-12-30 02: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一般是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法,以达到通畅引流,控制炎症,清除鼓室积液,治疗原发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需要到耳鼻喉科邻近器官和耳内或电测听等综合考虑病因.从根本上控制住病情.另外,平时要注意少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感冒等以免加重病情!
2015-12-30 01:0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是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2015-12-29 17:5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