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福元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吃食慢、腿痛、流少量口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口腔疾病、关节炎症、神经系统问题、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 1.口腔疾病: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炎症可能导致吃食慢和流口水。此类疾病多因口腔卫生不佳,细菌滋生引发。治疗常包括口腔清洁、使用消炎药物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 2.关节炎症:关节炎会造成腿痛,常见的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因可能是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异常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及物理治疗。 3.神经系统问题:神经炎、脑血管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导致上述症状。多与感染、血管病变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可能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 4.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影响身体机能,出现这些症状。需补充相应营养物质,如维生素 D、钙等。 5.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发。多因激素分泌异常。治疗通常需调节内分泌,使用相关药物。 出现吃食慢、腿痛和流少量口水的症状,可能是单一原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3-05 05: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口蹄疫病毒分很多型,常用疫苗是O型.所以,每头牛都会发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可以咨询兽医.一般都可以自愈的,不需要治疗.
2016-01-05 12: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 1、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0.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 2、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儿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 3、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2016-01-05 08: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顾名思义,口蹄疫因以侵害动物的口腔和足蹄为主而得名.病毒在这些部位先是引发水疱,水疱溃破之后,发生组织溃烂.除口与蹄外,舌,鼻镜,乳房等部位也会同时受到损害,以致病畜采食,行走困难,疫畜更是无法劳役;幼龄动物且可伴发严重的心肌炎症,病情险恶,多以死亡告终.口蹄疫(五号病)1.流行特点:病原是口蹄疫病毒,本病的传染源很广,病猪的各种组织,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有传染性.传播方式复杂,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流行方式多为蔓延式,间有跳跃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多发,寒冷天气病毒在外界环境长期存活,所以潜藏着天气转暖时大流行的疫原.2.症状: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蹄冠,蹄叉,鼻镜,母猪乳头出现水泡,水泡内充满灰白色或淡黄色液体,初期水泡仅米粒至绿豆大,后融合于一起达蚕豆至核桃样大,12天后水泡破裂,溃烂或结痂,有的蹄壳脱落,35天后逐渐康复.病初体温40-41℃,减食,出现跛行.3.剖检可见病变: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心脏,心包膜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液,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此外也可出现胃肠粘膜出血性炎症.4.防治:国家规定,对病猪,带毒猪实行坚决扑杀,作无害化处理.猪场一旦发现周边地区有口蹄疫流行,应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一切带入病原的可能性.每年9月下旬到来年4月间对所有猪群进行免疫注射.免疫猪群可采取如下方法:方案一:制定合理程序,用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接种.定期用卫康消毒剂消毒方案二:口蹄疫抗血清0.5ml/kg体重肌肉或皮下注射,局部消炎患处先以队1%高锰酸钾冲洗,然后涂碘甘油或1%龙胆紫溶液消毒.方案三:对发病猪场的所有猪用畜禽康肌注,注意一猪一换针头.如有高温,配合长效退热快克注射,效果更佳.配合菌毒快克拌料.参考资料:上海顺强技术服务部==流行病学: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都敏感,其中牛最易感,人也可患病.口蹄疫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易感动物质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粘膜都可以是感染门户.动物产品如肉,奶,毛皮可带毒;病畜和带毒牛,猪的分泌物,排泄物,血,内脏,甚至呼出的气体都带毒,故运输车船,工具,水源,牧场,饲料,人员和非敏感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染媒介.不同年龄的动物易感程度有差别,以年幼动物发病最严重,死亡率高.一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易流地.另外,易感畜群的口蹄疫有周期暴发流地的趋积向.症状和病变: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丫粘膜上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很快,水光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光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约色糜烂面,以后结闸.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乳头也常发生水泡,进而出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犊牛因吮乳,体表症状不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很高.心肌质地松软,心肌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斑纹,或见不规则斑点,心内外膜出血,俗称“虎斑心”.诊断:根据流地情况,症状和病变可诊断.确诊应报告和请有关单位化验,处理.防治:严禁自有病的国家和地区购入种畜及畜产品,饲料等.严格执行牲畜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引进种畜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疫点及其周围受威胁区的动物,应用A,O单苗或联苗紧急免疫注射.牛,羊口蹄疫病程只1—2周,随后自愈,矿应加强护理,喂麦麸,稀粥等食物,保暖,铺软垫料,多饮水.
2016-01-04 14: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