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冠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什么样的情况下做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三天前夜里二点左右,突然心痛,服用速效救心丸8粒维持一小时后又疼痛,后有服用8粒,症状缓解.病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2度,左心室肥大,糖尿病1期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目前对冠心病的诊断只局限于临床的诊断程度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判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估测的需要.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从病理及病理生理的角度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最佳的方法.最早在1945年是采用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但是这种方法影象不清晰,造影剂用量较大,不能重复多角度造影,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Sones于1959年开始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解决了影象清晰,可重复多角度投造的问题,但是其外周血管的入路采用经肱动脉切开法,需外科医生配合,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真正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广泛的应用起源于1967年,由Judkins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得这一技术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实用而可靠,并可重复进行.在此技术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开创了冠心病治疗的新领域.我国在1973年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目的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走行、数量和畸形;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和无;同时可以兼顾左心功能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一、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非常宽,在发达国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具备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资料几乎成必备,有人说只要操作医生职称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险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凡是需要显示冠状动脉才能解决临床问题的都有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但也应切记盲目无指证及不考虑造影的时机及利弊扩大冠状动脉造影的范围.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冠心病临床诊断不清,以诊断目的为主,包括如下几项;1)不明原因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需要按冠心病进行治疗,这种病人精神负担较重,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经常4处就医花费也较大,而真正是冠心病的机会并不高,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非常有价值;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4)先心病和瓣膜病手术前,年龄>4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的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5)无症状但可疑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第2大类是以治疗目的为主,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活;6)不稳定性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不缓解,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ECG的S-T段改变及梗塞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7)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措施是闭塞血管的再灌注治疗,PCI技术以其成功率高,效果确实可靠已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首选直接冠状动脉造影,进行PCI技术,包括冠状动脉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术.如果无条件开展PCI技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将这种病人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措施,静脉溶栓再通者,一旦出现梗塞后心绞痛,应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塞后一周左右,择期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VSD,MI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CLBBB、肺梗、主动脉夹层、心包炎,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8)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实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9)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冠状动脉评价.10)搭桥术后或PTCA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无绝对禁忌症,如考虑目前医疗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属于绝对禁忌症,主要因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尚有给患者带来并发症的可能性.但临床上主要考虑的是相对禁忌症,包括以下几点;1)未控制的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未控制的高血压;3)未控制的心功能不全4)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5)发烧性疾病;6)出血性疾病;7)造影剂过敏;8)严重的肾功能不全;9)急性心肌炎.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Stent)的适应症:1、急性心肌梗塞;2、各种类型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3、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绞痛;4、高危性冠心病人(指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女性>55岁、男性>50岁等、有家族性冠心病遗传史).禁忌症:同冠状动脉造影术.
2016-01-05 23:0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在告诉你一个福音:去年我妈妈在北京阜城门外医院做的造影和心脏搭桥,造影是从手腕切一个1cm的开口,加压包扎两三天后取下,不影响活动的,造影花费不到1万.但有风险,我妈妈70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都很重,当时做完心衰了,又抢救过来的.她是糖尿病15年,并发眼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你还年轻,要做造影时,别吃饱,别紧张,没事的
2016-01-05 21: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目前对冠心病的诊断只局限于临床的诊断程度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判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估测的需要。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从病理及病理生理的角度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最佳的方法。最早在1945年是采用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但是这种方法影象不清晰,造影剂用量较大,不能重复多角度造影,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Sones于1959年开始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解决了影象清晰,可重复多角度投造的问题,但是其外周血管的入路采用经肱动脉切开法,需外科医生配合,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真正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广泛的应用起源于1967年,由Judkins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得这一技术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实用而可靠,并可重复进行。在此技术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开创了冠心病治疗的新领域。我国在1973年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我院1985年在陈长熙教授的带领下首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目的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走行、数量和畸形;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和无;同时可以兼顾左心功能评价。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一、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非常宽,在发达国家,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具备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资料几乎成必备,有人说只要操作医生职称合格,设备完善,对患者的危险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凡是需要显示冠状动脉才能解决临床问题的都有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但也应切记盲目无指证及不考虑造影的时机及利弊扩大冠状动脉造影的范围。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为冠心病临床诊断不清,以诊断目的为主,包括如下几项;1)不明原因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需要按冠心病进行治疗,这种病人精神负担较重,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经常四处就医花费也较大,而真正是冠心病的机会并不高,对此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非常有价值;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4)先心病和瓣膜病手术前,年龄>40岁,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的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5)无症状但可疑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第二大类是以治疗目的为主,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为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稳定性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工作和生活;6)不稳定性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不缓解,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ECG的S-T段改变及梗塞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7)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治疗措施是闭塞血管的再灌注治疗,PCI技术以其成功率高,效果确实可靠已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首选直接冠状动脉造影,进行PCI技术,包括冠状动脉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术。如果无条件开展PCI技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将这种病人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措施,静脉溶栓再通者,一旦出现梗塞后心绞痛,应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对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塞后一周左右,择期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VSD,MI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CLBBB、肺梗、主动脉夹层、心包炎,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8)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实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9)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冠状动脉评价。10)搭桥术后或PTCA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冠状动脉造影一般无绝对禁忌症,如考虑目前医疗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属于绝对禁忌症,主要因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尚有给患者带来并发症的可能性。但临床上主要考虑的是相对禁忌症,包括以下几点;1)未控制的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2)未控制的高血压;3)未控制的心功能不全4)未纠正的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5)发烧性疾病;6)出血性疾病;7)造影剂过敏;8)严重的肾功能不全;9)急性心肌炎。
2016-01-05 18: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这种情况应当做,还很年轻,已经出现心脏的并发症,估计血管情况已经很严重了,需要冠脉造影明确,如能按支架最好,不行的话,需要冠脉搭桥了;只要能躺平(没有心功能不全、无上述医师讲的禁忌症),就能做;一般从右股动脉进入血管,因为动脉血管容易出血,一般要求加压包扎24小时方能止血,所以需要平躺24小时(右下肢不能屈曲);如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动脉封堵器(自费3800-4200RMB),一般2小时后就可下床活动了。以上是对“做冠脉造影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什么样的情况下做”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6-01-05 16: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如果考虑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需要做冠造检查明确诊断,没有绝对禁忌症,需要考虑是否有冠造必要,如果不安装支架,冠造后是可以活动的
2016-01-05 07:5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