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诱因全身无力头晕三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如何治
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无力头晕三月无服用药物经检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符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改变怎么治疗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冲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1.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改善贫血,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促进血细胞生成。 2. 免疫调节剂治疗: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3.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常用地西他滨、阿扎胞苷等,能抑制异常甲基化。 4. 化疗:对于高危患者,可采用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等方案。 5.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有望治愈的方法,但有严格的适应证和风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疾病危险度分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2025-03-06 01: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血象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一系及二系血细胞减少。目前临床上一般是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MDS-RA,RAS两型多见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RAEB则多见肝肾阴虚;RAEB-T型则多将见于痰瘀互阻瘀血证候。所以治疗应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阶段进行。MDS由于分期不同,治疗上应随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不同的治疗对策。RA,RAS以贫血为主症,此时采用药物刺激骨髓造血为主,兼以诱导分化剂治疗;RAEB患者以小剂量化疗或加诱导分化剂治疗;而容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RAEB-T应采用类似急性白血病的常规联合化疗为主的治疗。
2016-01-07 23: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综合征。原发性MDS原因未明,继发性MDS与某些血液病、接受放化疗等因素有关,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呈恶性克隆生长,骨髓处于无效造血状态。本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以中老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1.西医药治疗(1)维甲酸:每日45—100mg/m2/日,分3次口服。部分病人有效。(2)大、小剂量化疗,但效果不理想。2.中医药治疗(1)脾肾阴虚: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口干唇燥,纳呆,腰酸耳鸣,潮热盗汗,大便燥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治法:滋补脾肾。方药x生地、熟地、枸杞于、山荑肉、阿胶、菟丝于、龟板胶、何首乌、黄芪、黄精、党参各10克,冬虫夏草粉3克(冲服)。(2)脾肾隅虚:面色晦黯无华,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神疲嗜睡,,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大便溏泄或五更泻,舌淡黯体伴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熟地、补骨脂、菟丝于、鹿角胶、龟板胶、黄苠、黄精、党参10竟,制附子、肉桂各6克,冬虫夏草粉3克(冲服)。[预防与调养]1.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的药物。2.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3.避免剧烈运动、劳累,不去公共插所,防止发生感染和出血。
2016-01-07 21: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目前临床上一般是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MDS-RA,RAS两型多见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RAEB则多见肝肾阴虚;RAEB-T型则多将见于痰瘀互阻瘀血证候。所以治疗应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阶段进行。MDS由于分期不同,治疗上应随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不同的治疗对策。RA,RAS以贫血为主症,此时采用药物刺激骨髓造血为主,兼以诱导分化剂治疗;RAEB患者以小剂量化疗或加诱导分化剂治疗;而容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RAEB-T应采用类似急性白血病的常规联合化疗为主的治疗。
2016-01-07 18: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plasitc syndrome,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可兼有感染或出血,骨髓内细胞增生,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发育异常、骨髓病态造血,导致进行性、难治性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具有向白血病转化的倾向。MDS多数起病隐袭,发病率各家报告不一,高低悬殊。国内外统计发病率为2.5/10万~12/10万,有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0~75岁,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小儿较少见,约3%~17%儿童AL先有MDS,男女之比为2:1,30%~60%MDS转化为白血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