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白莉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细菌,具有传染性,能引发多种胃部疾病,感染后症状多样,治疗需综合考虑,预防也很重要。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11-25 23:35
1.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2.引发疾病: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
3.感染症状:常见有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口臭等。
4.诊断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
5.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需联合用药。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危害较大,发现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同时注意预防。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术治疗比较好,以免恶变,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即①单发,无蒂息肉;②息肉直径大于1cm;③基底宽度;④50岁以上有症状的息肉;⑤胆囊壁增厚;⑥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样病变.当然还要注意低脂饮食和口服熊去氧胆酸减轻症状.
2016-01-08 10:0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这位朋友,胆囊息肉是一个经常遇到的情况,其特点是在胆囊粘膜上的强回声的隆起性病变,不随体位的转动而移动,并缺少结石特征性声影,其病变包括:胆固醇息肉(最常见),炎症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或腺肌瘤.胆囊息肉临床诊断上较为困难,常在体检中或胆囊切除时发现,其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恶变率大约为19%,当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胆囊结石,体积大于或等于10mm,无蒂,在观察过程中体积增大者,应手术切除胆囊,对于小于或等于5mm的病变而无临床症状者,可追踪观察!!
2016-01-08 09: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术治疗比较好,以免恶变,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即①单发,无蒂息肉;②息肉直径大于1cm;③基底宽度;④50岁以上有症状的息肉;⑤胆囊壁增厚;⑥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样病变.当然还要注意低脂饮食和口服熊去氧胆酸减轻症状.
2016-01-08 02: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胆囊息肉在早期要注意清淡饮食,可以暂时不用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到一定的程度,建议要及时到当地医院的肝胆外科就诊,必要时要进行手术治疗。
2016-01-07 22: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没有症状且小于1CM的息肉不建议治疗、大于1CM且有疼痛和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的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
2016-01-07 17:0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