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谭万龙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肾囊肿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肾脏结构异常、感染、不良生活方式、年龄增长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9-03-15 23:17
1.遗传因素:部分肾囊肿的发生与遗传基因有关,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2.肾脏结构异常:肾小管憩室增多、阻塞等肾脏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囊肿形成。
3.感染:反复的肾脏感染可能引发肾囊肿。
4.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劳累、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性生活频繁等。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肾脏组织老化,易出现肾囊肿。
了解肾囊肿的成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如发现肾囊肿,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大小不等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是良性疾病,与先天性发育不良,遗传,感染都是有关系的。
2016-01-16 10:30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肾实质缺血所致,近来有认为是由已存在的肾小管憩室转变而来.本病大多数体积不大,无症状,不影响肾功能,且自然变化缓慢或者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故一般无需治疗,但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对直径超过4厘米比较大的囊肿,可考虑穿刺抽液,然后注入四环素或无水酒精行囊肿硬化治疗以防复发.术前需查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B超定位,在B超探头指引(介入B超)下行肾囊肿硬化治疗.将穿刺针刺入囊肿中央,先抽出囊肿液,最好抽净,然后注入抽出液量的1/4量的无水酒精,令患者尽可能变动体位,使药液与囊壁充分接触,5分钟后抽出药液,拔针后观察,术后1月复查.
2016-01-16 09:1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右肾囊肿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肾实质缺血所致,近来有认为是由已存在的肾小管憩室转变而来。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常累及单侧肾脏,偶可伴对侧肾病变。囊内液体在化学成分上与血浆超滤液相似,外观似尿液,偶为血性。经测定,囊内液体每天可有近20次的分泌周期。建议再到医院做个检查,谢谢
2016-01-16 08:5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肾实质缺血所致,近来有认为是由已存在的肾小管憩室转变而来.本病大多数体积不大,无症状,不影响肾功能,且自然变化缓慢或者不会发生什么变化,故一般无需治疗,但应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对直径超过4厘米比较大的囊肿,可考虑穿刺抽液
2016-01-16 07: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好,单纯性肾囊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肾脏囊肿性疾病.儿童罕见,40岁以上成人的发病率约50%,且与年龄成正比.该疾患一般不伴肾功能减退.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肾实质缺血所致,近来有认为是由已存在的肾小管憩室转变而来.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常累及单侧肾脏.偶可伴对侧病变,囊内液体在化学成分上与血浆超滤液相似.外观似尿液,偶为血性,经测定,囊内液体可近有20次的分泌周期,囊的内径一般为0.5~1CM,可达3~4CM甚至更大.典型的囊壁很薄,呈透明状,在多次后也可增厚,纤维化甚至钙化.光镜下,囊壁内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可呈非连续性排列,电镜下,上皮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似近端远端肾小管细胞,取决于超源部位.
2016-01-16 0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