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岁父亲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致脾大,血检异常说明什么,如何知是否引发白血病,羟基脲效果不佳为何停药后血小板下降
我父亲60岁了被查出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脾大,每次做血检,我看中性细胞数都偏高,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这说明什么?第二个问题,我想知道此病是否己引发白血病,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知道?第三个问题,大夫给开的羟基脲我父亲服用半年都感觉不舒服,而且血小板每次都是450多,也降不下来,今年过完春节到现在都没再吃此药,前两天做了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反而降至351了,这是为什么?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良妥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专科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出现脾大、血检指标异常等情况。对于是否引发白血病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疾病进展、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等。 1. 血检指标异常:中性细胞数偏高和淋巴细胞比率偏低可能提示存在感染、炎症反应或疾病本身的影响。 2. 白血病排查:要明确是否引发白血病,可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流式细胞术分析等。 3. 羟基脲效果:羟基脲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常用药,但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服用后感觉不适可能是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停药后血小板下降可能是疾病自然波动,也可能是机体自身调节的结果。 4. 治疗选择:除羟基脲外,还可使用干扰素、阿那格雷、芦可替尼等药物。 5. 监测与随访: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总之,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和监测,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3-17 18: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肾藏精,主骨生髓,养肝;肝藏血。起病缓慢,久病肾精亏虚,肝阴暗耗,则虚大内积而动血;若肝失疏泄,则气滞血瘀,瘀血内著,雍遏络道,成为症积,经脉之中既有痰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出血。故治宜滋肾清肝,疏以理气,活血化瘀。
2016-01-16 22: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本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佳。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可用马利兰、环磷酰胺等骨髓抑制性药物、放射性核素磷及抗凝药物。本病属中医“血证”范畴,与肝、肾两脏关系较大。
2016-01-16 16:3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