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药
今年28岁症状:多汗,手脚出汗,入夜发热,脸长痘痘中医说我脾胃湿热和阴虚,找中医看过了吃了三个星期中药,现在停药了。吃完药后有些效果,但最近又感多汗,手脚出汗,入夜发热,脸长痘痘,中医院有些远,所以请问各位有什么中成药可以治脾胃湿热和阴虚的吗?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中药治疗可以用知柏地黄汤和清胃散适当加减来治疗,中成药可以用知柏地黄丸和藿香清胃胶囊一起治疗,食疗可以用山药,浮小麦,黄芪,薏米,陈皮,茯苓等煲汤服用,注意饮食清淡一些,适当的锻炼,祝你健康。
2016-01-17 12:2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你好,建议你药疗不如食疗:这些食物都是达到健脾的作用: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2016-01-17 09:1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焕臣 主治医师
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
预防医学门诊部
-
你好!我认为是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和津液,津液久聚而成为湿热,湿热侵袭皮肤所致的;平时嗜好辛辣食品、情志不遂、劳累及酗酒、吸烟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的。1.建议你可以口服一清胶囊和龙胆泻肝丸,禁辛辣食品,戒烟限酒,清淡饮食。2.平时可以多吃山药和大枣,多吃水果和多饮水;晚上睡前用温水洗洗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你的症状。
2016-01-17 05:1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脾胃湿热,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2016-01-16 16: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