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传播途径与危害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肝又称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种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它会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因此得了丙肝应当及时治疗。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乔伟光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丙肝是一种由丙型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其传播途径包括输血、针刺等,会造成肝脏损害,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 1.传播途径:输血过程中如果输入了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可能感染丙肝。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进行针刺,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危害:丙肝病毒持续感染会导致肝脏慢性炎症,破坏肝细胞,引起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3.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保肝治疗:应用水飞蓟素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护肝细胞。 免疫调节治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辅助对抗病毒。 对症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乏力、黄疸等症状进行相应处理。 生活调理: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 4.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丙肝病毒 RNA 定量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丙肝对健康威胁较大,但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025-03-19 02: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目前分为6个不同的基因型及亚型,它对一般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高温加热可灭活病菌,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得了丙肝应当及时治疗。
2016-01-17 23: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911生物疗法”被视为是毒副作用小、耐受程度高的“绿色疗法”,它是从调动并激活病人的自体免疫力的思路去治疗的,可以彻底阴断肝脏病毒,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清除干净,彻底的将病毒分离出去,阻断了病毒对肝脏的继续损伤,有效避免了肝病的癌变,利用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受损肝细胞的持续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愈肝病的目的
2016-01-17 19:5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我国是高发区,感染率为1/10,按病原学的不同可分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此外,最近还发现第6~8型肝炎病毒,分别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的TTV病毒和SENV病毒。其中甲、戊肝表现为急性肝炎,病程自限性,慢性迁延。乙、丙、丁型肝炎常发展成慢性肝炎。庚肝、TTV病毒均为输血后感染。急性病例多在2~4个月后恢复,乙、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成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细胞癌,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