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铿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重症肝病科
-
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 1.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 2. 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减少,甚至出现厌油腻的情况。 3. 恶心呕吐:尤其在进食后,可能频繁出现恶心,严重时会呕吐。 4. 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 5. 肝区疼痛:右上腹肝区有隐痛或胀痛感。 总之,甲肝的症状表现多样,但部分患者在感染初期可能无症状。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调养,以促进康复。
2025-03-25 05:0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您好,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16-01-22 15: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意见建议: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16-01-22 06: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症状早期有胃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渐呈浓茶色,严重者需要治疗
2016-01-22 05:3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甲肝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建议您根据自己平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综合考虑一下并且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2016-01-22 05:3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或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Picoraviridae),其感染仅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无慢性肝炎表现。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较多,尤其以儿童多见。近年来青壮年发病率上升。可散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多因食用或饮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尤其以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最为常见。人类对甲型肝炎普遍易感,在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占30%~50%,以学龄及学龄前儿童多发,5~14岁发病率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