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B超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象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b超显示肝内有强回声光团,其后伴黑色身影,这种现象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管道钙化.区别是肝内钙化灶还是肝内胆管结石,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远端胆管有没有扩张,而扩张的胆管内最容易形成淤滞性泥沙样结石.再者,肝内胆管结石常见症状是肝区轻微疼痛,重者可引起剧痛,高热,黄疸等,并在胆管远端出现扩张,且结石的“光团”大都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这与钙化灶是完全不同的.必要时请应用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协助诊断.CT分辨率较高,能清晰显示B超难以鉴别的肝内钙化灶,以及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胆管扩张等病变.
2016-01-26 01:3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肝内胆结石如果比较小有可能没有症状的一般辅助检查有彩超或者X光片两种影像诊断必要可以检查CT请您相信您的医生注意保护身体
2016-01-26 00:3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世锐 医师
东海县中医院
二级丙等
外科
-
你好!B超可以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你目前没有症状说明还不严重!建议你尽早治疗!!祝你早日康复!
2016-01-25 23:1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很不典型.在病程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上腹轻度不适.但在急性期,则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或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联征,多数可能是合并的肝外胆管结石所造成.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发现.B超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 X线胆道造影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尽量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食用量,不吃肥肉,油炸食物,尽可能地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戒烟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浓烈调味品,如芥末油等,以免刺激胃肠道,诱发或加重病情.
2016-01-25 21: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该病多见于远东及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发病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与胆道的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及胆汁滞留有关.感染导致结石形成的首要因素,感染的原因常见的是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差不多所有的肝内胆管结石病病人的胆汁培养均可检出细菌;感染细菌主要是来源于肠道,常见的细菌是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大肠菌属和一些厌氧菌感染时产生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和在胆道感染时产生内生性葡萄糖醛酸苷酶,能使结合型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而沉着.胆汁滞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形成必要条件,只有在胆汁滞留的条件下,胆汁中的成分才能沉积并形成结石.引起胆汁滞留有胆道炎性狭窄和胆道畸形;在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此外,胆汁中的粘蛋白,酸性粘多糖,免疫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寄生虫,胆汁中的金属离子等,均参与结石的形成.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发现.主要应用的影像学技术有B超,CT和X线胆道造影.首先是饮食控制,忌饱食和油腻饮食,少饮酒!再就是早睡觉,避免情绪紧张(因为紧张可以导致胆管痉挛,形成胆绞痛!)!多饮水,一定要吃早餐如果结石不大,中医汤药效果不错!比如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效果都不错!最好找中医科大夫调理!早日康复!
2016-01-25 16: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