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患者年龄:患者女,52岁,乳腺癌左乳根治手术后六年,每年都做全身检查,今年右乳钼耙检查发现乳腺上方有7.1*7.9MM的小结节,但B超检查未见异常,医院钼耙单上写BI-RADS3~4级,建议手术治疗,其他检查结果都正常,钼耙检查当天在乳房周围有发带状疱疹,不知受此影响钼耙结果?后来又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挂专家门诊,要求再他们医院做次B超,仍未见异常,这家医院医生不要求手术治疗,说结节很小,无法定位手术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知道。这个产品对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2016-01-26 11: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现在是否已经确诊是属于乳腺癌?乳腺癌很早期时,临床上毫无症状,也无肿块,是很难发现的,除非应用特殊的检查方法。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最好的办法是妇女学会自己定期检查乳房,这样就可以使肿瘤在还未长大之前就被发现。自我检查时,如发现乳头溢液或乳房湿疹样改变或很小的结节,不要轻易放过,因为这些异常现象绝大多数为乳腺癌的首先症状。乳头溢液或湿疹样改变,由于内衣被水渍所污染,容易发现,而小结节肿块不痛不痒,不加往意就容易被忽视。每遇这种槽况,应该立刻到医院里去作进一步检查。患者、医务人员发现乳房的任何微小异常,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而不是精神紧张),如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这些异常变化也常是乳腺癌的特征。。有时仅仅依靠上述这些情况来发现临床早期病例,未必可靠,我们应该结合患者的年龄全面分析。年龄在35~55岁之间者,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除临床确诊为良性肿瘤外,对可疑的癌瘤,常须作肿块的局部针吸、细胞学检查、切除活俭等各种检测乳腺癌的方法,以明确诊断,避免发生漏诊、误诊。因此,我们希望每个妇女都能坚持每季度自我检查1次乳房,相信绝大多数的癌瘤都能早期得到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80~90%,可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疗效。根据我们的经验,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检测并结合临床体检,95%以上的乳腺癌皆可得到确诊。
2016-01-26 03:4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年龄对乳癌的预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年龄35~55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45岁左右是癌发高峰(可能是由于在这个年龄段卵巢功能下降,使雌激素的产生依赖于垂体前叶分泌激素量增加,使肾上腺皮质生产出较多的雌激素之故)。发病年龄越轻的女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生率亦趋高。首发癌多为患者年龄较轻、病期较早者,因为这类患者预后较好,比年龄大、病期晚的患者再次急病的机会要多。此外,20~45岁的中青年患者的存活率也比年龄大的妇女低。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多见于30~40岁生育期妇女,其病程进展多较迅速。妊娠期乳腺癌比同年龄一般乳腺癌者预后差,并且腋淋巴结转移率比一般乳腺癌患者要高,转移率为50~80%,预后极差。年老患者病程常可持续数年,一般来说,绝经后的妇女比有月经者,预后较好乳腺癌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活动,劳逸结合。 2、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调理,少吃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切忌抓挠,穿柔软、棉质和透气的内衣,并勤更换。 4、乳腺癌病人术后因施化疗,对细胞有较大的毒性作用,故因精密监测血象、肝功能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改治疗方案。 5、术后固定期拍胸片、腹部B超、同位素扫描、脑电图、CT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肺、肝、骨、脑等转移病灶及时治疗。 6、特别强调节一侧乳腺癌患者,其对侧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提高,因此固定期检查对侧如半年一次对侧乳房华格检查,每年一次钼靶X摄片等,如有异常积极治疗将不幸降低到最低点。
2016-01-25 21:5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乳腺癌手术切除后,手为什么肿,如何治疗,谢谢。
2016-01-25 20:3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请问你知道“仙妮蕾德”的产品吗?听说癌细胞不能在弱碱性的环境中生存,是这样吗?请问您能不能告诉我这样的产品是不是很好?化疗之后营养T细胞用用吗?谢谢!
2016-01-25 16:5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