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丽芳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不自主地笑、嗜睡且承受不住压力就哭,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如精神心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脑部损伤、药物副作用等。 1.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引起这些症状。比如抑郁症患者,情绪容易低落,抗压能力差,可能出现哭泣,也可能伴有睡眠问题和异常的情绪表达。 2. 神经系统疾病:像癫痫、帕金森病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导致不自主的笑和嗜睡。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可能出现异常行为。 3.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患者代谢减慢,容易感到疲劳、嗜睡,情绪也可能变得不稳定,容易哭泣。 4. 脑部损伤:脑部受过外伤、中风等,损伤了相关区域,可能影响情绪和行为的控制。 5. 药物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产生嗜睡、情绪波动等不良反应。 总之,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脑电图、头颅 CT 或磁共振成像、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3-27 21: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可以考虑换药,或者平时多运动,也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心态调节。
2016-01-25 23: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换药+多运动,不建议吃西药,可以吃点中成药。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具体归纳如下:(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
2016-01-25 19: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嗜睡症? 嗜睡症为白昼睡眠过度(并非由于睡眠量的不适)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的一种状况。病人表现有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睡眠,每次睡眠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过多的睡眠引起显著痛苦或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