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
湿疹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一年左右目前一般情况:手上两个大拇指,右手中指一小块,皮厚,可以揭下来,面积逐渐扩大,红色的,不疼不痒。曾经在面包房帮忙一个月,之后就开始。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去年曾去贵医院检查,内服外敷的药都用了(内服的药有一种贵医院的中药,还有一个外涂得是贵医院的尿素乳膏,还有2种药,一种是内服的,一种是外涂得药膏),医生诊断说是慢性湿疹。但是我看了你们对湿疹的解释,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从来都不感觉到痒。只是皮变得很厚,不能碰脏的,也不能碰刺激的。到现在不仅没有好,好像还有点扩大。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根据你的症状按湿疹治疗既然无效建议去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发病原因确诊后在积极治疗
2016-01-27 04:4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湿疹(eczema)是以皮疹特征命名的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小儿尤为多见占皮肤科初诊病例的10%-30%。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因较复杂目前多认为系过敏性疾病属第Ⅳ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亦可来自机体内部。外界过敏原如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某些动物的毒素蛋、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以及某些花粉、尘埃等。内部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病某些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及人体本身某些组织在某些因子的影响下其成份发生改变而形成自身抗体等。小儿尤为多见。现代医学病理:湿疹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有人发现过敏体质与遗传性IgA缺乏有一定关系。此外当机体处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相应变化通过神经反射或内分泌影响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的易感性增高有助于湿疹的发生。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本病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与分型湿疹可分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一)急性湿疹1.皮损呈多形性常循一定规序发生开始为弥漫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如不发展为慢性约2~3周可以痊愈但常易反复发作。4.自觉灼热及剧烈瘙痒。(二)亚急性湿疹1.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病程迁延所致。2.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三)慢性湿疹1.常由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2.患处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呈苔藓样变。颜色为褐红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状鳞屑伴有抓痕结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似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浆液渗出。发生于手足及关节部位者常呈破裂或疣状自觉疼痛影响活动。3.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4.平时自觉症状不著每当就寝前或精神紧张时出现剧烈瘙痒。二、几种特殊类型湿疹(一)钱币状湿疹1.好发于背及四肢伸侧。2.皮损呈散在约5分硬币大小圆形红斑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稍扩大。3.大多呈慢经过自觉剧烈瘙痒。(二)自体过敏性湿疹1.发病前某些部位皮肤如下肢、阴股部等处常患有湿疹。2.原发部位湿疹恶化后不久在身体其他部位即出现湿疹样损害。开始为炎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群集的丘疱疹以后融合成小的片状湿疹样损害。3.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4.瘙痒较剧有烧灼感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低热。5.一般发作较急可于1~2周内泛发全身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疹可逐渐消退。病程迁延数周以上。三、传染性湿疹样皮炎1.常发于破溃的脓肿、窦道、溃疡、瘘管周围或女阴附近等常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2.初起仅限于化脓性病灶周围皮损潮红边界清楚。有多数小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皮损可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1周即将剥脱的皮屑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往往增大。3.具有自体接种传染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4.自觉瘙痒但较一般湿疹为轻。诊断:湿疹诊断标准:1.急性湿疹(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2)剧痒。2.亚急性湿疹: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3.慢性湿疹(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
2016-01-27 04: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湿疹(eczema)是以皮疹特征命名的一种最常见的皮肤病,小儿尤为多见,占皮肤科初诊病例的10%-30%。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易于复发和慢性化,自觉剧烈瘙痒。病因及流行病学:病因较复杂,目前多认为系过敏性疾病,属第Ⅳ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亦可来自机体内部。外界过敏原如化学药品、化妆品、染料、某些动物的毒素,蛋、鱼、虾、牛奶等异性蛋白以及某些花粉、尘埃等。内部过敏原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病,某些代谢、内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及人体本身某些组织在某些因子的影响下,其成份发生改变而形成自身抗体等。小儿尤为多见。现代医学病理:湿疹患者多具有过敏性体质,有人发现过敏体质与遗传性IgA缺乏有一定关系。此外,当机体处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相应变化,通过神经反射或内分泌影响使皮肤对各种刺激因子的易感性增高,有助于湿疹的发生。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本病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与分型湿疹可分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一)急性湿疹1.皮损呈多形性,常循一定规序发生,开始为弥漫潮红,以后发展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常数种皮损同时并存。2.病变常为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境界。可发于身体各部,而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多见。常对称发病,严重者可泛发全身。3.经过急剧,炎症明显,倾向湿润糜烂,如不发展为慢性,约2~3周可以痊愈,但常易反复发作。4.自觉灼热及剧烈瘙痒。(二)亚急性湿疹1.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病程迁延所致。2.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三)慢性湿疹1.常由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转变而来。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窝、阴囊、女阴等处,境界明显,炎症不著。2.患处皮肤肥厚粗糙,嵴沟明显,呈苔藓样变。颜色为褐红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状鳞屑,伴有抓痕,结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损上似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浆液渗出。发生于手足及关节部位者,常呈破裂或疣状,自觉疼痛影响活动。3.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反复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尤以精神紧张时为甚。4.平时自觉症状不著,每当就寝前或精神紧张时出现剧烈瘙痒。二、几种特殊类型湿疹(一)钱币状湿疹1.好发于背及四肢伸侧。2.皮损呈散在约5分硬币大小,圆形红斑水疱,轻度糜烂和结痂等,边界较清楚,在进行期损害可稍扩大。3.大多呈慢经过,自觉剧烈瘙痒。(二)自体过敏性湿疹1.发病前某些部位皮肤如下肢、阴股部等处常患有湿疹。2.原发部位湿疹恶化后不久在身体其他部位即出现湿疹样损害。开始为炎性小丘疹,迅速变为群集的丘疱疹,以后融合成小的片状湿疹样损害。3.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4.瘙痒较剧,有烧灼感,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和低热。5.一般发作较急,可于1~2周内泛发全身原发病灶好转后,继发性皮疹可逐渐消退。病程迁延数周以上。三、传染性湿疹样皮炎1.常发于破溃的脓肿、窦道、溃疡、瘘管周围或女阴附近等常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2.初起仅限于化脓性病灶周围,皮损潮红,边界清楚。有多数小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或痂皮。皮损可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1周即将剥脱的皮屑,其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往往增大。3.具有自体接种传染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4.自觉瘙痒但较一般湿疹为轻。诊断:湿疹诊断标准:1.急性湿疹(1)急性发病,皮损由红斑、丘疹、水疱组成。集簇成片状,因搔抓常引起糜烂、渗出、结痂和化脓等改变,边缘不清,常呈对称分布。(2)剧痒。2.亚急性湿疹: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皮损以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3.慢性湿疹(1)可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而致或开始即呈慢性。(2)好发于面部、耳后、肘、
2016-01-27 01:1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反应。其临床表现包括瘙痒、红斑、脱屑、及成群的丘疱疹。治疗,按照皮肤科的治疗原则“干对干、湿对湿”,有渗液者可用3%硼酸液、生理盐水等外敷,3-5次/日,无渗液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霜剂外搽。可配合内服抗过敏、抗组胺药物,慢性湿疹可用硬膏等等封包。也可用中药外洗、内服治疗。但容易反复发作,目前没有根治办法。生活上要注意避免碱性强的肥皂、热水刺激。
2016-01-26 10: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