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医生给我开了:地巴唑,泼尼松,氯化...
面瘫后医生给我开了:地巴唑,泼尼松,氯化钾溶液,胃舒平,还有一种类B12的肌肉注射药及B1。大约是10天的药量。注射用的药物和地巴唑已经用完了,我想问一下现在我的药只有泼尼松了,是否还要去注射?另外我想请各位医生给我分晰一下,我的病是怎么回事?我是4月27日晚感到面部不适的,大体经过的是我在北京参加考试,我和导师约好4月27日见面,26日晚上很热我就没有关窗子就睡了,可是到半夜我冻醒了(我的头紧靠着窗户),关上了窗,第二天上午我叫了几个北京同学吃饭,当见到好久没有见的同学时我笑了一下,此时就感觉到左脸没有笑,当下午见老师的时候和老师说着话我的左眼就开始流泪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晚上我回到住处,我的女朋友就说我的嘴怎么歪了。我如果不笑的话看不出来可是一说话或是笑就很明显,第二天我一仔细看到东西就流泪,到第三天我就去了医院,说是面瘫。这就是经过。说是受风,上火,着急,感冒等都可能是起因,那我这个是什么呢?另外,考试的前段时间我有点偏头痛,可能是脑血管出了问题吗?经过这一段的吃药打针,我的左脸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动,不只是一个地方会动,这是好的症状吗?都郁闷死我了,我感觉自己是现代版的“范进中举”通过了一个研究生复试就这样了,各位医生可不要笑我。我是担心的不行了,我从北京回到家里想早点把这个治好,现在我用了几种不同的方式在治不知道会不会冲突1、第一次去的医院拿的我上面说的那些药,2、女朋友家里给弄的偏方,用的一种叫“爱”草熏左脸出汗后在太阳穴处外敷的不知道什么药粉。3、回家后又找了一个医生,她在我脸上用一个针在不同的位置扎后往外放血,说是七天一次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我已经适应了我这左半边没有表情的脸还是有些效果,不是一开始那样的难受,不过左边还是没有抬头纹。我实在是太郁闷了,也有些着急,我把我的问题总结一下希望各位医生给我回答一下1、我是否应继续注射药物?还去买药继续吃药吗?2、这么多种方法会不会有冲突?3、我所说的那个医生用针放血是不是你们所说的针灸?和我理解的针灸怎么不一样?4、我的病的起因最可能是什么?5、脸部不自觉的动是好的症状吗?谢谢各位看我这现代版的“范进中举”希望各位给我点意见,谢谢!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永涛 主治医师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你好,根据你那描述,您目前治疗面瘫的方式得到属于正规治疗方式。面神经炎的一般治疗方法是就诊时给予十天左右的激素治疗,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目前您两种药物均有复用,但如果面瘫康复的不理想,主要是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您的面神经损伤较重。这样一来面,他恢复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是你目前的病毒并没有得到控制。建议您调整心态,加强身体锻炼。你免面瘫复发
2018-08-06 12:09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民间单方用蜜蜂在相对应的部位让蜂剌一下,三天一次,疗效还是可以的,这叫蜂疗。对蜂毒过敏者禁用。
2016-01-27 10:53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面瘫是可考虑针灸的方法来治疗的,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配穴:合谷、内庭。配合吃牵正散更好。
2016-01-27 01:4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面瘫的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N水肿.促进机能恢复.1.尽早使用强地松.初剂量为1㎎∕kg∕d.bid.连续5天.以后10日内逐渐减至5mg∕d.2.抗病毒药物3.大剂量神经营养药及适当用血管扩张药.如B族维生素.ATP等.4.理疗:茎乳孔附近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5.中药:牵正散加减.具体用法和注意事项谨遵医嘱.
2016-01-26 21:0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面瘫,药物治疗不易估计,但宜尽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还可以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和按摩、高压氧治疗、封闭疗法、保护角膜,
2016-01-26 20:1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运动受到障碍。面瘫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为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周围性面瘫起病急,多数是在清晨洗漱时或与他人交谈时发现,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单侧型和双侧一重一轻型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轻重程度会相互转换;或原发病侧肌肉已萎缩,较健康一侧开始瘫痪。这就是常见的口角先歪向一侧,后来又歪向另一侧的道理。另外,还有慢性外中风,不属于周围性面瘫,面肌并不瘫痪,口不歪,眼也不斜,表现为头疼、头紧、耳后疼、耳后紧、颈疼、肩疼、背疼、腰疼、腿疼、脚手发凉、背凉、半身凉、半身紧、面凉、面疼、面紧、面麻、面痒、面抽搐、面痉挛、怕凉、怕风等不适感。也属外中风范畴,要比急性面瘫好治的多,但如治疗不当会迁延多年不愈或导致慢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发病原因多数是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 如何做好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 面神经麻痹一方面可在家中服药治疗,另一方面需去医院进行综合治疗。 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有咽部感染时应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服用强的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每天3--4次,每次15--20分钟。可指导病人对镜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由于本病使病侧眼睛不能闭合,所以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结膜炎。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禁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中药治疗 1.“三白五虫汤”除“面瘫”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一侧面肌瘫痪,眼皮不能闭合,流泪,面部表情动作消失,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额纹消失,不能做皱眉、皱额、鼓腮、示齿和吹口哨等动作,鼻唇沟变浅。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转向外上方,常露出白色巩膜。风湿、中耳炎、脑部疾患及风邪侵袭、突受寒凉等均可引发本病。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瘀滞经脉,而导致经络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生本病。笔者自拟“三白五虫汤”治疗面神经麻痹,屡用屡验,一般服药10--15剂即可治愈。患者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白芍20克,白芷15克,白附子6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炒地龙15克,全蝎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钩藤20克,黄芪30克,蜈蚣(另包)2条。 用法:上药除蜈蚣外,水煎两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蜈蚣放瓦上焙焦,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汤冲服。 “三白五虫汤”选用防风、白芷、白附子、钩藤可祛风散寒,增加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用“五虫”(即蜈蚣、全蝎、僵蚕、蝉蜕、地龙)祛风通络,加快经络气血运行;用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祛风;黄芪益气扶正祛风。诸药相合,使邪去正复,风寒得除,经络得养,血脉流畅,“面瘫”乃愈。2.近年有医家根据面神经周围水肿受压迫的病理改变,主张清热解毒以消除局部水肿,提高了疗效。凡面神经炎具有咽痛红肿或耳后茎乳突压痛者均可服用本验方:①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芦根、玄参各30g,连翘25克,生地黄、大青叶、地丁各20克,牛蒡子15克,薄荷1、山豆根、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2次。发病1周内服用为好。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一般指发病2周以后,则可选用:生地黄30克,川芎、生黄芪各15克,当归、僵蚕、地龙、赤芍各12克,红花10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毫升。③除内服药外,还可以配合外用药提高疗效。急性期取用:黄芪55克,自芥子、白附子、僵蚕、防风、连翘、桅子、桃仁各10克,全虫6克,蜈蚣3条。上药共研细末,外敷时用少许面粉、鸡蛋清、白酒将药粉拌成糊状;用红花油搽剂将阳白、太阳、牵正、颧?、地仓、颊车、风池搓红;或用热毛巾敷面部;或用手法将上述穴位按摩后,每穴以6克左右的药物置于直径5厘米的伤湿止痛膏上或胶布上,将药固定并贴于穴位上。敷药后面部即有紧抽、牵拉、发热的感觉,一般持续2--4小时。每日更换一次,十天为一疗程,以痊愈为度。恢复期可取嫩桑技30厘米,槐枝60厘米,艾叶、花椒各15克,煎汤频洗面部,先洗患侧,后洗健侧,疗效可靠。5)平时应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一旦患病要注意防护,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常用热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2016-01-26 16: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