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岁手写字发抖 5 年余,其余正常咋回事
我的手写字时发抖做其他事感觉不到,身体各部位都很正常,年龄22,体重60公斤大概有5年了,没有具体发病原因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22 岁手写字时发抖,做其他事无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心理因素、脑部疾病、缺乏某些营养素等。 1.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有家族史,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普萘洛尔、扑米酮等药物。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手抖。常用治疗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3.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引发手抖。需调整心态,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 4.脑部疾病:如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手抖。治疗需根据具体疾病进行。 5.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缺钙、镁等,也可能引起肌肉兴奋性改变,导致手抖。可通过饮食补充或服用钙剂、镁剂。 出现手写字发抖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头颅 CT 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1-19 16:1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病,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震颤病症,约60%病人有家族史.本病在30岁以前少见,其发病率,患病率都随年龄而增加,患病后,症状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多数病人发病后即为双手震颤,也有单手震颤,手部震颤,影响精细动作,书写和餐饮.其次为头部震颤,表现为细小的点头或摇头动作,有的病人仅仅表现为头摇,而无手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部分病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伴有心慌的症状.本病起病后缓慢进展,症状逐年加重,严重时可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书写等带来诸多不便.但对身体健康无危害,属于病理性良性震颤,一般不出现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如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等,个别合并帕金森氏病例外.人体的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协调运动功能.小脑的皮层负责运动的平衡,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尤其是齿状核负责人体动作精细调节.小脑的弥散性损害导致平衡障碍和精细调节障碍,出现共济失调和运动性震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将致颤剂注入到预先毁损小脑齿状核的动物脑中可诱发本病,据此推测其机理是致病基因破坏了齿状核神经细胞,导致小脑对人体精细动作调节功能障碍的结果.而特发性震颤除了姿势性震颤外,平衡功能不受影响,也提示只是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发生了病变.由于致病基因的破坏只针对齿状核,所以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局限性疾病.根据以上认识,目前西医仍然只能采用对症治疗措施,用心得安阻滞?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用各种镇静剂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药物对症治疗,可以暂时减轻症状,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续进展,且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医对特发性震颤缺乏治本之策.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2016-02-15 17:0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考虑是帕金森症状这个病症一般是见于老年人估计您这个年龄得这个病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建议您在写字的时候尽量用左手护着右手腕看看是否还晃祝愿您康复
2016-02-15 14:5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是植物神经紊乱,因精神紧张,压力大,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症状,表现为烦燥,焦虑,心慌,爱生气,紧张,恐惧,多疑,睡眠差,身疲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恐怖,强迫,幻觉,妄想,癔症,精神分裂等症状,当然是极少数了..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关健.要多些宽容,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凡事看开些,心态放好了,想信本病也就好的快了.我们用中药龟-龙-脑和百优解配合调理,症状很快改善
2016-02-15 07:4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特发性震颤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由致病基因所致,并有一定的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治疗难度不相上下,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才能阻止和逆转病理过程.短期治疗虽然也会产生一定效果,但没有一年以上的连续治疗,难以取得最大效果.
2016-02-15 06: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