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便肛门痛且有血伴干燥是何因
刚生完宝宝,不知是从何时起,大便就感觉肛门特痛,手纸上还有血迹,有大便有时还很干燥,开始没放在心上,可是时间长了,就感觉特奇怪,以前读书的时候只听说有很多青少年肛肠有毛病,也就是我这种症状,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产后出现大便时肛门疼痛、手纸带血以及大便干燥的情况,可能是由肛裂、痔疮、肠道功能紊乱、饮食结构不合理、肛门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 1.肛裂:产后肛门括约肌紧张,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引起肛门疼痛和出血。 2.痔疮:孕期子宫增大压迫直肠静脉,产后静脉回流不畅,易形成痔疮,导致便血和疼痛。 3.肠道功能紊乱:产后活动减少,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会引起肛门疼痛。 4.饮食结构不合理:产后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膳食纤维缺乏,使大便干燥。 5.肛门局部感染:产后卫生清洁不当,肛门周围发生感染,也会出现疼痛和出血。 产后出现这种情况,应注意调整饮食,增加活动,保持肛门清洁。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肛肠科就诊,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1-19 21:2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大便痛出血,考虑是有肛裂引起的。可以用头孢类的消炎药治疗肛裂,但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多吃香蕉和芹菜通便效果好。忌口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喝酒。如果还是不好,只能手术治疗。
2016-02-16 01:5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大便出血肛门疼痛是一种很常见的肛肠疾病症状,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让人忽视的症状。出现大便出血肛门疼痛后,很多人不当回事,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大便出血肛门疼痛可以预示很多疾病的出现。例如: 1、痔疮: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以齿线为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有时会出现大便疼痛的症状。 2、肛管炎:肛管炎是长期的粪便刺激和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的,其主要症状是持续性跳动疼痛、肛门瘙痒坠涨、排便异常等。 3、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临床上常见于大便时剧烈疼痛、大便出血、便秘、瘙痒等症状。 4、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阴部神经症候群、直肠炎症等均可引起肛门直肠疼痛,临床上常需注意,加以鉴别。 5、肛周脓肿: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主要症状是疼痛、硬结肿块、发热。疼痛:疼痛为肛周脓肿最常见的症状,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肿痛或跳痛。患者行走不便,端坐受限。 大便出血常常被人们所小视,一些非专业的诊所医生针对大便出血的检查,往往依靠单纯的指诊或视诊,或一些不科学的检查方法。这样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针对大便出血的检查,一定要借助于科学专业的、世界前沿的仪器和设备,尽早确诊病情,对症治疗。如您还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点击咨询,谢谢。
2016-02-15 21: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考虑痔疮,肛裂的可能,建议肛肠科检查确诊.痔疮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大便通畅,进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饮食应粗细搭配,少饮浓茶,咖啡,酒类及少进辛辣食物,以减少对肛管的刺激.便后要温水坐浴,局部应用痔疮栓或痔疮膏.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取注射治疗,冷冻治疗及物理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包括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痔切除等.A
2016-02-15 16: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这样的情况考虑可能是肛裂或者痔疮,尤其是痔疮.所以建议你看看肛肠科的医生.关键是习惯问题.没有特效办法.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柔软,养成定时大便习惯,有便意时一定要尽快上厕所.每天多吃蔬菜,香蕉,红薯.蜂蜜.戒酒和避免吃辛辣食物.就一定会改善.症状轻时可以先使用痔疮灵栓有一定作用.必要时候可以手术治疗。
2016-02-15 10:2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又称干燥综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种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称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症状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表现。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国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一4%。本病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20°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也见于儿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