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国生活能力差,家长担忧如何解
我的女儿想去出国,我让别去,他偏要去,我真被他气死,现在留学风虽然很流行,但是也要看一下自身的情况呀,她平时连衣服都不会洗的人,我怎么放心让他出国,我怎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却坚持出国,家长感到担忧。这涉及孩子的独立能力培养、国外环境适应、心理准备、安全保障以及后续沟通等方面。 1.独立能力培养:孩子平时连衣服都不会洗,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可能导致在国外遇到诸多困难。家长应提前引导孩子逐步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如洗衣、做饭等。 2.国外环境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生活方式差异较大。孩子要提前了解和适应,避免因文化冲突产生困扰。 3.心理准备:出国可能会面临孤独、压力等心理挑战。孩子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策略。 4.安全保障:国外环境复杂,孩子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后续沟通: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孩子能及时与家人交流,分享喜怒哀乐。 总之,孩子出国是一个重大决定,家长应与孩子充分沟通,帮助其做好各方面准备,以更好地适应国外生活。
2025-01-16 23: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中国留学生的压力源自四个方面。 “一些孩子把出国看得很轻松,他们的外语成绩一般,感觉出国和外国人一交流,外语水平就提高了,其实完全不然。”沈小姐说,语言不好很难融入日本人群体,很难和当地人交上朋友。 日本老师要求相对严格,学生考试考得不好,老师就毫不留情地打“不及格”,有的学生入学考试就拖了几年。而且,日本的学习方式不同,强调自主地学习,在国内习惯了老师指派式学习的学生,去了以后容易水土不服。另外家庭不富裕的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经常在外打工,不好好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也会有压力。,确实存在一些歧视中国留学生的现象。”沈小姐说,她就曾经听到中国留学生说,在打工时受到歧视,有的日本人对他们的言行比较粗暴。“不把它当一回事还好,如果当成歧视,就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沈小姐特别强调,她和很多中国留学生接触时,发现他们留学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可能有些孩子并不想出国,而是被家长逼上梁山。她说,她所在的学校有个留学生就是这种情况,在日本呆了半年后,给老师留了一封信就跑回国去了。“这还算有个性的,更多的小孩只能继续留学生涯。这样出国的小留学生,读完语言学校,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读什么专业,对读完大学之后是工作还是继续求学,也没有考虑,生活变得很迷茫。此时还要面对家长不断施加的压力
2016-02-16 17: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