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极低频电磁场会引发白血病吗?
核磁共振【极低频电磁场】会导致白血病么?》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及WHO专题工作组经评估认为极低频(>0Hz-100kHz)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及脑癌有关,当工频(50/60Hz)磁场暴露强度超过0.3μT或0.4μT时儿童白血病的患病风险增加2倍。。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核磁共振极低频电磁场与白血病的关系较为复杂,涉及电磁场强度、暴露时间、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和免疫状态等。 1. 电磁场强度:高强度的极低频电磁场可能增加白血病风险,如超过 0.3μT 或 0.4μT 时儿童白血病患病风险会增加。但一般核磁共振产生的磁场在安全范围内。 2. 暴露时间:长期暴露在超标的极低频电磁场中,风险相对提高;短暂暴露则影响较小。 3.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电磁场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易受影响。 4. 遗传因素:具有某些遗传突变的人群,在相同电磁场暴露下,患白血病的几率可能更高。 5. 免疫状态:免疫功能较弱的个体,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差,易受电磁场等因素影响而患病。 总体来说,正常情况下核磁共振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导致白血病的可能性极低。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仍需关注环境中的电磁场暴露情况。
2025-01-17 00: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