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儿脐疝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多因脐部腹壁组织发育不完善所致。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物理按压、使用脐疝带、手术治疗等。是否严重需综合判断,多数预后良好。 1. 疾病原理:小儿脐疝是由于脐环未完全闭合,腹腔内容物从脐环突出形成。在婴儿哭闹、咳嗽等腹压增加时明显。 2. 观察等待:对于直径较小、突出不明显的脐疝,在宝宝 2 岁前,有自愈的可能,可先观察。 3. 物理按压:用手指轻柔按压突出的疝内容物,使其回纳,但要注意动作轻柔。 4. 脐疝带:可使用专业的脐疝带,通过外部压力促进疝环闭合,但需正确佩戴。 5. 手术治疗:如果脐疝直径较大(超过 2 厘米)、2 岁后仍未自愈或发生嵌顿,需考虑手术,如脐疝修补术。 总之,小儿脐疝多数不严重,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要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1-19 23: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小儿疝气的手术治疗不但困难,因小孩之各种器官和组织都较微细,精管、精索动脉等极易受到损伤,也可能给将来带来不育的影响,小儿因不配合治疗,术后大哭大闹等原因造成的合并症及复发率也很高,危险性也大。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常需全身麻醉,易损伤脑细胞,造成智力发育障碍。因此小儿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2016-02-17 00:5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小儿脐疝属先天性疝,发病原因有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未闭;或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疤痕组织薄弱。在婴儿用力、啼哭、咳嗽或便秘等腹压骤增的情况下,内脏可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患者多见于出生后40-50天左右的婴幼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是很严重。不超过1周岁的小儿脐疝暂时不需要治疗,超过1-2周岁不能自愈的话,就需要手术了,建议你日常注意观察,避免孩子长时间的哭闹等容易导致脐疝突出的情况,必要时可以给孩子带上疝气带,预防出现嵌顿疝。
2016-02-17 00: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脐疝? 发生于脐部的腹外疝统称为脐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儿比成年人多。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常干哭闹、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难时于脐部出现圆形肿块,安静、平卧时可消失,很少发生嵌顿,用手指可清楚地扪及脐环的边缘,并有咳嗽冲击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