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溶血症的相关疑问
这几天在医院听说新生儿会得生理性黄疸病,现在想了解一下得了这个病会很很难治吗?不是生理性黄疸的话是否就是溶血症呢?什么样的情况才能得溶血症?听说只有血型不一样的夫妻才生的孩子才容易得,是吗?血型一样的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难治,多可自行消退。非生理性黄疸不一定是溶血症,溶血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异常、感染等。 1.母婴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为 O 型血,胎儿为 A 型或 B 型血。但血型相同的夫妻所生孩子也可能因其他原因患溶血症。 2.红细胞异常:如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乏等,可影响红细胞稳定性,导致溶血。 3.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感染可破坏红细胞,引发溶血症。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的抗体可能攻击红细胞。 5.化学或物理因素:如某些药物、大面积烧伤等,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受损溶血。 总之,溶血症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要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对于可能导致溶血症的高危因素,要提前做好预防和监测。
2025-01-21 03: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溶血症是ABO溶血症,看父母双方的血型是否有生ABO血型孩子的可能,有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2016-02-17 19: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这种病很少见,也可以检查出来,一般不用担心我详细介绍一下吧:概述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病因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Rh溶血症的免疫抗体,只能由人类的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而产生,在分娩时胎儿红细胞才进入母体,则除有输血史者,罕见第一胎即发病。我国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故Rh溶血症在我国少见。症状本病症状之轻重差异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状较Rh血型不合者轻。病儿常于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随黄疸加深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胆红素脑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
2016-02-17 18:2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溶血症往往发生在怀孕初期发生过先兆流产,或者怀第二胎的妈妈身上。现在医学发达了,指数变化就能治疗了。孩子生出来如果有轻度溶血,光照下就好了。
2016-02-17 16: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溶血症开放分类:健康、医疗这种病很少见,也可以检查出来,一般不用担心我详细介绍一下吧:概述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病因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即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在ABO系统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数比A型及B型的人数多:A抗原较B抗原的抗原性强,故母O型,胎儿A型者得病机会多。ABO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与母体曾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体有关。Rh溶血症的免疫抗体,只能由人类的血细胞作为抗原刺激而产生,在分娩时胎儿红细胞才进入母体,则除有输血史者,罕见第一胎即发病。我国绝大多数人为Rh阳性,故Rh溶血症在我国少见。症状本病症状之轻重差异很大,一般ABO血型不合者症状较Rh血型不合者轻。病儿常于生后24小时以内或第二天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随黄疸加深可出现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发生胆红素脑病。Rh不合大量溶血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甚至死胎。检查血常规。治疗1.药物治疗。⑴西药。①血浆或白蛋白。②肾上腺皮质激素。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尼可杀米,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④葡萄糖及碱性溶液。⑵中药。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①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②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③消黄利胆冲剂茵陈9g,栀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2.光疗。3.换血输血。⑴换血目的: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⑵换血指征:①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59.84~68.4μmol/L(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μmol/L(6mg/dl),12小时达205.2μmol/L(13mg/dl);③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μ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μmol/L(16mg/dl)者;④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⑶血清选择: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后的血。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2016-02-17 08: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