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清燕 主治医师
汉川市脉旺镇卫生院
一级
结核科
-
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其症状多样,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发热等。目前难以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1. 发病机制:巨细胞动脉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动脉壁,导致炎症和损伤。 2. 常见症状: 头痛:多为一侧或双侧颞部疼痛,疼痛剧烈。 视力障碍:如视力模糊、复视甚至失明。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 咀嚼暂停征:咀嚼时出现疼痛,导致咀嚼暂停。 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 3. 诊断方法:通过血液检查、血管超声、颞动脉活检等明确诊断。 4. 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5. 治疗目标: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尽量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巨细胞动脉炎虽难以根治,但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20 12:2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血管病变常呈节段性、多灶性,主要累及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动脉分支,亦可累及主动脉的远端动脉,以及中小动脉,故属大动脉炎范畴。往往伴有风湿性多肌痛。该病几乎都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年龄在50~90岁之间,小于50岁者亟少。女性发病高于男性,有显著的地域分布。我国较少见。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可使预后大为改观。1全身症状:GCA发病可急可缓,一些患者可指出发病的日期,但多数在症状出现后数周或数月才被诊断。前驱症状包括乏力、纳差、体重减轻及低热(42)等。发热无一定规律,多数为中等度(38℃左右)发热,偶可高达40℃左右。2器官受累症状:依据受累血管的不同而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病情可轻可重。(1)头部:颞动脉、颅动脉受累而出现头部症状,以头痛最为常见,约半数患者为首发症状。头痛表现为新近发生的、偏侧或双侧或枕后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或烧灼样或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头皮触压痛或可触及的痛性结节,头皮结节如沿颞动脉走向分布,具有诊断价值。头痛可持续性也可间歇性发作。头痛剧烈程度与血管炎严重程度不一定一致。典型的颞动脉受累表现为动脉屈曲、怒张、?搏动增强。也可因血管闭塞?搏动消失。(2)眼部:常表现为黑蒙、视物不清、眼睑下垂、复视、部分失明或全盲等。可为一过性症状,也可为永久性。眼动脉或后睫动脉受累引起缺血性视神经炎是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动脉炎所致的枕部皮质梗死也可引起失明。失明可以是初发症状,但一般出现在其它症状之后数周或数月。视觉障碍初始可为波动性,以后变为持续性,可呈单侧或双侧,一侧失明如未积极治疗,对侧可在1~2周内被累及。眼底检查:早期常为缺血性视神经炎。视乳头苍白、水肿;视网膜水肿,静脉曲张,可见绵絮样斑及小出血点。后期可见视神经萎缩等。眼肌麻痹也较常见,眼睑下垂,上视困难,时轻时重,常与复视同时出现。有时可见到瞳孔不等大,或出现霍纳征。眼肌麻痹可能由颅神经或眼肌病变引起,出现时轻时重的向上凝视困难。(3)间歇性运动障碍约2/3患者因面动脉炎,局部血供不良,引致下颌肌痉挛,出现间歇性咀嚼不适、咀嚼疼痛、咀嚼停顿和下颌偏斜等;有时因舌肌运动障碍出现吞咽困难、味觉迟钝、吐字不清等。严重的面动脉狭窄可导致下颌肌痉挛或舌部坏疽。间歇性运动障碍也可影响到四肢,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上肢活动不良。(4)神经系统表现约30患者出现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如由于颈动脉或椎动脉病变而出现发作性脑缺血、中风、偏瘫或脑血栓等,是GCA主要死因之一。由于神经血管病变引致的继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也多种多样,如单神经炎、周围多神经炎、上、下肢末梢神经炎等。偶尔表现出运动失调、谵妄、听力丧失等。(5)心血管系统表现GCA躯体大血管受累约10~15,可累及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冠状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股动脉等。因而可导致锁骨下动脉等部出现血管杂音、动脉搏动减弱或无脉症、假性动脉瘤、上、下肢间歇性运动障碍等。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和心包炎等。(6)呼吸系统表现GCA较少累及呼吸系统(10),可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咽痛、声嘶等。可能是受累组织缺血或应激所致。(7)其他精神症状表现为抑郁或意识模糊。甲状腺及肝功能异常也有报道。对称性关节滑膜炎很少见。
2016-02-17 22: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一、激素测定(一)促性腺激素:约75%患者LH升高,PSH正常或降低,LH/FSH≥3。(二)甾体激素1.雄激素,包括睾酮、双氢睾酮、雄稀二酮和17酮类固醇升高。由于SHBG降低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2.雌激素总量可达140pg/ml,雄二醇相当于卵泡早期水平约60pg/ml,性腺外雌酮生成增加使E1/E2≥1。3.肾上腺DHEAS生成增加,血浆浓度≥3.3μg/ml,17羟孕酮也增高(正常<200ng/dL),然若≥800ng/dl应考虑为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1羟化酶或11β羟化酶缺陷。若处200~800ng/dl者,应作ACTH试验(Cotrosyn0.25mgiv)注药后60分钟17羟孕酮升高者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三)催乳素(PRL):约25~40%患者≥25ng/ml。(四)胰岛素(insulin);空腹胰岛素升高≥14mu/L,IGF-I升高(正常120mmol/L),血浆IGF-I结合蛋白质降低(正常<300ng/mL)。(五)阿黑皮素元(proopiomelancortin,POMC)及其衍生物:β-促脂素、β-内啡肽和β-MSH升高,ACTH正常或升高。TSH和GH正常。二、超声检查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被膜增厚回声强。被膜下可见数日较多,直径2~7mm囊状卵泡。卵巢间质回声不均,子宫内膜肥厚,应注意排除子宫和卵巢肿瘤及肾上腺病变。三、内窥镜腹腔镜,以直接观察卵巢形态学或施以活检、穿刺、楔切和电烙等治疗。
2016-02-17 02:3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根据B超描述及结果来看已经可以判定是多囊卵巢了.
2016-02-17 02: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称人疱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属β疱疹病毒亚科。和所有的疱疹病毒一样,人一经感染,除了少数出现临床症状外,太多呈隐性感染。HCMV可长期潜伏体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对宿主或组织培养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其特征性病变为受染而细胞体积明显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因而曾经又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