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伴血尿酸高痛风,左肾小动脉纤细,如何治可不手术?
肾动脉狭窄,主要症状血尿酸高有痛风症状,CTA发现左肾较小,约7.4X4.0X3.6左肾动脉纤细,未见明显局限性狭窄,该怎样治疗,不手术可以吗?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肾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您这种情况,是否手术需综合评估,非手术治疗也可能有效,包括控制血压、降尿酸、改善生活方式等。 1. 病因:肾动脉狭窄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不同病因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2. 血压控制: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 降尿酸治疗:常用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痛风症状。 4. 生活方式改善: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5. 定期复查:定期监测血压、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以及肾脏超声、CT 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对于您的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和复查。
2025-01-21 22: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肾动脉狭窄引起本病传统上以外科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手段为患肾切除,肾自体移植和体外肾血管显微修复术。介入治疗采用肾动脉球囊导管扩张和/或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简便和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首选方法。
2016-02-18 00: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造成了肾功能的减退,因为出现了痛风症状,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痛风的增加能够加剧肾脏功能的衰竭,另外肾脏功能衰竭也会导致尿酸不能排除而使得痛风加剧.所以建议你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治疗应该采取对病因进行治疗,你这种情况是由于肾动脉狭窄所引起的,所以建议你采用支架置入治疗.这种手术方法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治疗效果比较良好,而且能够根治你的这种情况.生活护理:支架置入之后也要定期随访,因为还会有造成再狭窄的可能.而且建议你能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一旦再次出现这些症状是需要再次置入支架的.
2016-02-17 18:5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此病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1)手术治疗:①旁路手术:用自身静脉,动脉或人造血管作主—肾动脉,脾—左肾动脉,肝—右肾动脉分流术等.②动脉内膜切除术:用于肾动脉开口处粥样硬化病变.③部分或全肾切除:节段性肾梗塞,严重肾小动脉硬化,不可能纠正的肾血管病如肾内动脉畸形者可考虑此种治疗方法.④自体肾移植:用于患肾功能尚好,主动脉难于搭桥而髂内动脉相对正常者,以及肾动脉狭窄段过长而难以进行原位血管再建者.将患者肾功下,去除动脉狭窄段后移植于同侧髂窝.(2)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扩张术与肾动脉造影同时进行,术前需服用钙离子拮抗剂,术中用肝素,术后用阿斯匹林75mg/d,6个月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对纤维性肌发育不良者扩张术疗效较好,术中或术后数小时内血压降至正常.但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也较高.(3)药物治疗:与高血压病用药原则相似,但需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慎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慎用利尿剂免增加肾素活性.生活护理:此病预防的关键是要大力预防和积极治疗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
2016-02-17 15:3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50%)。一般来说,肾动脉狭窄>50%时,才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流;>70%时则会明显减少肾血流量。肾动脉狭窄引起肾缺血,可导致两种严重后果: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和慢性缺血性肾病(CIRD)。所谓慢性缺血性肾病,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前的大、中、小动脉狭窄或阻塞(≥60%),肾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而致肾小球滤过率(GRF)减低、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狡窄(ARAS)大多为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之一(心、脑、肾血管均可受累),约占80%一85%,仅局限于肾动脉的粥样硬化只约占15%~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