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留置导尿病人锻炼膀胱功能,可通过定时夹闭尿管、进行盆底肌训练、调整饮水量、采用反射性刺激、进行排尿意识训练等方法。 1. 定时夹闭尿管:一般间隔 2 - 3 小时开放一次尿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有助于恢复膀胱的收缩功能。 2. 盆底肌训练:如做提肛运动,收缩肛门和会阴部肌肉,每次持续 5 - 10 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3. 调整饮水量:合理控制饮水量,既能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又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4. 采用反射性刺激:如轻轻按摩下腹部、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以刺激膀胱产生排尿反射。 5. 排尿意识训练:患者想象自己在排尿,形成排尿的意识,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总之,留置导尿病人锻炼膀胱功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并持之以恒。同时,在锻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025-01-21 08:5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膀胱功能锻炼:即按规定时间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用意识控制膀胱的感觉刺激,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最终恢复正常的排尿方式,将排尿次数降低在每3-4小时一次.同时你也可以进行盆底肌锻炼
2016-02-18 06:2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夹闭尿管,等患者有尿意或定时2小时开放尿管,排尽后再次夹闭。这样可锻炼膀胱的舒张收缩功能。
2016-02-18 06:0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行为治疗:盆底肌肉锻炼,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行为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在的好处,危险性很小,而且对于压力性与急迫性失禁都有效。
2016-02-17 22: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