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可选用多种药物治疗,如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药等。 1.抑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反流对食管的刺激。 2.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3.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反流物的损伤。 4.抗酸药:氢氧化铝、碳酸氢钠,可迅速中和胃酸,缓解症状。 5.其他: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也有一定的抑酸作用。 老年人在用药时需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医嘱用药。同时,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睡前进食等。
2025-01-20 16: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原则:①祛除病因,控制病状;②改善LES抗反流功能;③积极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对症状较轻的病人,不一定服药。针对各自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以减少胃酸反流,增加LES压力,预防胃反流的复发,应养成习惯长久坚持下去。 (1)起居习惯:为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可将头端的床脚抬高15~20cm,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以增强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但睡眠多垫枕头则无效,因为这只抬高头、颈、胸部,而胃没有放下,反而引起胸腹交界处折凹,使胃处于高位而促进反流。 (2)减少腹腔内压力增加:肥胖者腹腔内压力增加,可促使LES功能不全加重,应积极减轻。便秘,紧束腰带等均可增加腹内压,应尽量避免。 (3)饮食:餐后易致反流,故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也不宜立即卧床。控制饮食,少食多餐。戒烟以增强食管黏膜抵抗力。酒、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均可降低LES压力,应少用或禁用。高脂饮食能促进缩胆囊素和促胃液素分泌增多,降低LES压力,应减少脂肪的摄入。 (4)相关药物方面:应避免应用降低LES压的药物及影响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一些老年患者因LES功能减退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如同时合并有心血管疾患而服用硝酸甘油制剂或钙通道阻滞药可加重反流症状,应适当避免,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如合并胃食管反流可加重诱发哮喘症状,尽量避免应用茶碱及β2受体激动药,并加用抗反流治疗。同时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等,以免降低IES压。 2.药物治疗 (1)促胃肠动力药:胃食管反流是胃肠动力疾病,因而首先要改善动力。促动力药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缩短食管酸暴露的时间;西沙必利(cisapride)是此类药中经大量临床研究获得公认的理想用药;其属非抗多巴胺、非胆碱能的全胃肠动力剂,能选择性地刺激肠壁肌间的神经节细胞,增加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进消化道的活动,西沙必利对症状的消失和食管炎的治愈均优于雷尼替丁,适用于轻、中症患者。常用量为3~5mg,3/d口服,疗程8~12周。由于有腹泻副作用,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多潘立酮(domperidone)及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均能增加LES压,加强胃蠕动而加速排空,但对食管动力改善不显著,如加大剂量,有可能达到改善食管动力疗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可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抗多巴胺作用,部分病人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2)抑酸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酸反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而改善病状。因而抗分泌药仍是治疗GERD的重要手段。
2016-02-18 04:1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