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性眩晕住院治疗未愈,求后续方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内耳性眩晕经23天的住院治疗未痊愈想继续寻找治疗方案。经核磁与临床表现基本确诊为次病。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2005年11月28日。持续将近1月。目前一般情况:仍有轻微的眩晕,可以行走,用药后没食欲。病史:以前没有任何的疾病,没吃过药,没打过针。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以前没病也没治过。辅助检查:血,脑电图等。其它:没有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宋锦华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内科
-
内耳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病因复杂。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未愈时可从多方面考虑后续方案,如调整药物、加强康复训练、排查其他潜在病因等。 1. 病因分析:内耳性眩晕常由内耳迷路水肿、炎症、耳石移位等引起。不同病因治疗侧重不同。 2. 药物调整:可考虑使用倍他司汀改善内耳循环,异丙嗪缓解眩晕症状,银杏叶提取物片改善耳部微循环。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3. 康复训练:进行平衡训练、眼球运动训练等,有助于恢复平衡功能。 4. 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情绪激动,低盐饮食,减少咖啡和酒精摄入。 5. 心理调节:长期眩晕可能导致焦虑,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6. 复查排查:再次进行耳部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排查其他潜在病因。 内耳性眩晕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保持耐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2025-01-20 17:1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改善其病理改变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对于药物治疗6个月仍有眩晕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3个月仍无改善并有明显感音神经性聋者可采用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听力好的患者可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如果内淋巴囊减压术仍无效听力好的患者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听力差的患者可行迷路切除术.然而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改变不甚清楚致使其治疗方法也不统一
2016-02-18 21: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改善其病理改变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对于药物治疗6个月仍有眩晕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3个月仍无改善并有明显感音神经性聋者可采用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听力好的患者可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如果内淋巴囊减压术仍无效听力好的患者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听力差的患者可行迷路切除术.然而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改变不甚清楚致使其治疗方法也不统一
2016-02-18 20: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改善其病理改变,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对于药物治疗6个月仍有眩晕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3个月仍无改善,并有明显感音神经性聋者,可采用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听力好的患者,可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如果内淋巴囊减压术仍无效,听力好的患者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听力差的患者可行迷路切除术.然而,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改变不甚清楚,致使其治疗方法也不统一。
2016-02-18 19: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