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可能复发,病毒残留、免疫功能、再次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等因素可影响。 1.病毒残留:初次感染时,EB病毒可能没有被完全清除,少量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再次活跃,从而导致疾病复发。 2.免疫功能:如果免疫功能低下,例如因长期患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身体抵御病毒的能力减弱,就难以抑制病毒的再次发作,增加复发的可能性。 3.再次感染:即使之前感染过EB病毒,由于EB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会再次被感染,进而引发疾病复发。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机能,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促使疾病复发。 5.基础疾病: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身体的防御机制存在缺陷,更容易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复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存在复发的可能,多种因素如病毒残留、免疫功能、再次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和基础疾病等都与之相关。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对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2025-01-21 13: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为1~2周,但可有少数复发病例
2016-02-19 04:0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症状,35岁以上很少患本病。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全年均可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鼻密切接触,飞沫传播很少,但在暴发流行过程中,飞沫传播起主要作用。偶可经输血传染。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不典型病例甚多。病程常具自限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