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性眩晕住院未愈,如何寻有效治疗方案?
内耳性眩晕经23天的住院治疗未痊愈想继续寻找治疗方案。经核磁与临床表现基本确诊为次病。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2005年11月28日。持续将近1月。目前一般情况:仍有轻微的眩晕,可以行走,用药后没食欲。病史:以前没有任何的疾病,没吃过药,没打过针。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以前没病也没治过。辅助检查:血,脑电图等。其它:没有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内耳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耳部结构异常、感染、血管问题、免疫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 1.耳部结构异常:内耳迷路的结构改变,如膜迷路积水等,可导致平衡失调。治疗上可能需手术矫正。 2.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影响内耳功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或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等。 3.血管问题:内耳供血不足。可通过改善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倍他司汀等治疗。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内耳。可能需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 5.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可诱发或加重眩晕。需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 内耳性眩晕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体位变化。
2025-01-22 13:3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您好,内耳性眩晕症是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引起的一种眩晕。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由变态反应、水盐代谢紊乱或内耳血管痉挛等,导致淋巴液分泌过多或正常吸收障碍,而产生内耳膜迷路的水肿。
2016-02-19 11: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内耳性眩晕又叫做美尼尔氏综合症,它是内耳迷路的水肿引起的平衡感觉障碍,它的主要症状就是头晕,恶心,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脸色苍白。类似晕车的感觉。
2016-02-19 11:2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内耳性眩晕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能彻底去除病因,改善其病理改变,同时能够防止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恢复正常的平衡和听觉功能.有的学者提出,对于药物治疗6个月仍有眩晕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3个月仍无改善,并有明显感音神经性聋者,可采用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治疗;听力好的患者,可采用内淋巴囊减压术;如果内淋巴囊减压术仍无效,听力好的患者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听力差的患者可行迷路切除术.然而,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改变不甚清楚,致使其治疗方法也不统一。
2016-02-18 17: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