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香附粉是由中药香附研磨而成的粉末。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等作用。其疗效广泛,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1. 成分及来源: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主要含有挥发油等成分。 2. 功效应用:能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疝气疼痛;还可调理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对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也有改善作用。 3. 作用机制:通过调节体内气血运行,改善肝郁气滞的状态,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4.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痛经、胃炎等疾病。 5. 副作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 总之,香附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时需遵循医嘱,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应用,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2025-01-22 04:3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香附,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⑴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⑵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李时珍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王好古称之为“妇人之仙药”。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香附子(购自南京,据说产于广东)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 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③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2016-02-19 07:4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⑴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 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⑵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 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李时珍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王好古称之为“妇人之仙药”。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医学启源》: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汤液本草》:治崩漏。 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香附子(购自南京,据说产于广东)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 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③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2016-02-19 05: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香附(学名:Cyperusrotundus),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叶近基生出,细长,呈线形,略比茎短,约20厘米。叶脉平行,中脉明显,春夏开花抽穗。莎草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上,在中国广大地区都有分布。
2016-02-18 17: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